报告指出,“由于土地供应转化为可上市的房地产新产品一般需要两三年,所以2001年至2003年土地的过量供应带来了2005年至2006年的房地产业过热发展;2004年加强对房地产的宏观调控,导致当年土地供应的锐减,形成2007年前后房地产业与房地产市场新的局面。近年来,土地供应量仍在不断上升,2007年达到新的峰值,可能在2009年至2010年形成新的房地产业和市场的热潮,这是值得严重关注的问题。”
鉴于此,《土地报告》指出,2008年上半年,由于国际国内市场形势的变化,加之土地调控政策的作用,全国土地供应总量比2007年同期减少25.27%。但是,“我们认为,这并不是不好的现象,而是经济发展规律的要求,同时,有了一个逐渐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和开发节奏。”报告说。
报告最后指出,目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整个土地管理和土地市场必须满足宏观调控的需要,并建议土地调控与金融调控耦合化、一体化和同步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