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首页 > 资讯头条 > 正文

楼市价格出现盘整态势 各方上演“逼宫”大戏

海西房产网 发布时间:2008.08.12 来源:证券日报

     如果说昔日的房地产市场是硝烟弥漫,但今天的楼市似乎已经没有了这样的氛围。在全国各地的许多城市,成交量的大幅下降已经成了不争的事实,而与此同时,市场的价格也出现了盘整的态势。这一切,让许多人都发出了这样的感叹:“楼市,现在已经变了天!”

     然而我们大家要问的是,楼市现在真的已经步入危机了吗?记者认为,事情似乎还远远没有达到这样的程度。但与此相对应的是,近一段时间以来,市场各方上演的一场逼宫戏却有些压得人透不过气来。那么这场大戏上演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目的呢?其实说来说去还只是一句话,那就是救市。

     各方上演逼宫戏

     日前,深圳国土房管局第一个站出来以官方身份发出救市呼吁,认为持续大半年低迷的楼市未有起色,相反如深圳等一些房价大幅下跌的城市还陆续出现“断供潮”、“退房潮”,所以现在的楼市是到了要救一下的时候了。

     而一些研究机构甚至也“研究”出了相类似的观点,深圳市房地产研究中心撰写的《2008年上半年深圳房地产市场发展形势分析报告》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对现行相关金融政策做一些调整,适度放松从紧的货币政策,鼓励生产、投资及消费,以刺激内需、鼓励国内投资和企业生产,应对经济形势预期下滑带来的不利影响。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报告的内容,那就是现在的楼市已经不能不救了。

     最热闹的莫过于开发商了:“如果严厉的调控持续下去,不仅影响的是房地产行业,甚而是整个中国经济的一场灾难。”一向语出惊人的任志强如此放言。尽管潘石屹的SOHO中国新建项目北京三里屯SOHO项目开盘即签约43.5亿元,但面对整个房地产市场的持续低迷,老潘依然大喊“救市”,他表示,单个项目的热销并不代表整个房地产行业的资金困局有所改变:“国际资本市场形势继续恶化,国内货币政策依旧从紧,开发商去年抢地花光了钱,市场成交量萎缩,这4个导致房地产行业资金链紧张的原因依然存在。”

     当前市场表现平稳

     那么,目前的楼市真的到了要救的地步吗?对此,记者并不认同。从全国的范围来看,除了个别城市之外,绝大部分城市的房地产价格都表现出了非常平稳的态势,丝毫没有出现任何救市的需求。

     7月16日,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6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8.2%。这些数据无疑表露这样一个事实,除了深圳、广州等极个别城市,我国房价的上涨趋势至今没有真正改变。在上海,佑威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薛建雄认为目前除了去年上涨过快的楼盘可能会回调到一个合理的价位外,一些低价开盘的项目和优质地段的项目价格现在依然还在稳步走高。北京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陈国强日前表示,从统计数字看,今年以来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增幅并未见减少,一些地区或一些房地产企业出现问题,但对中国房地产整个行业来说,远没有到出现危机的地步。

     从国信证券重点跟踪的内地三十家主流地产公司今年中期业绩看,净利润同比平均增长百分之五十四,并预计今年主流地产公司净利润增速有望与房价飞涨的2007年持平。明年净利润增长也将在百分之三十至四十之间。最新权威调查显示,有57.2%的房企表示今年上半年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去年相比差不多,同时,仅16.6%的房企认为下半年其经济效益会继续下降。业内人士分析,在资金、土地紧张和销售、新开工量下降等因素影响下,房企未来的收益的确面临压力,但整体市场矛盾并不突出。

     而且,就连房地产市场的建设投资仍然还在增加。有关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3196万亿元人民币,增长逾1/3,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完成土地开发面积近1.3亿平方米,同比增长9.9%。

     另外近期进行的一项针对国内经济学家的调查更能说明问题,有近百名国内经济学家认为,目前房价依旧处于高位,调控部门应继续坚持政策的连续性,这项调查是在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的主持下进行的。经济学家们普遍认为,目前的房价水平依旧偏高。其中,52%的经济学家认为房价“较高”,31%认为“过高”。在全部参与调查的经济学家中,只有1%认为房价“较低”。 参与此次调查的中国社科院欠发达地区研究中心主任袁钢明表示,从全国范围看,大多数地区房价依旧在高位坚挺,房价下降的只是极个别地区。这些经济学家建议,调控部门应继续坚持政策的连续性。

今日热点

楼盘动态

购房专题

更多>>
热门楼盘:更多>>
热点推荐
购房工具

楼市画报

楼盘广告

更多>>
福州楼盘签约:销售排行>>
>>相关新闻 更多>>
关于我们 | 公司招聘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h0591.com © 2007 海西房产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07059661号
客服电话:0591-83711427 客服QQ:18512029 378670880 466844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