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楼市暴利时代已终结?此话言之过早
8月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经济述评称,“房地产的暴利时代已经终结,在长达10年的房价上涨之后,中国房地产市场开始向理性回归。”
的确,购房需求受到一系列房地产相关调控政策的抑制,房地产泡沫受到了挤压,房价正在失去上涨的动力。但如果就此得出“房地产暴利时代已终结”,显然为时过早。
国家发改委的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了10.2%。除深圳、东莞等少数城市房价与去年高峰时期相比出现了30%左右的较深跌幅之外,尚难找到全国房价出现大跌的数据支撑,特别是北京、上海等重点城市房价回落幅度非常有限。
房价仍在高位,暴利怎能终结?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楼市价格的“逐月回落”、“理性回归”和“个别地区的下跌”根基是非常不稳固的。
从大的方面讲,对房地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认识分歧很大。受传统GDP政绩观影响,许多地方政府都把房地产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因此,房价稍有下跌,一些政府先慌了神,以攫取暴利为目的的开发商、炒房者借机联手哭穷,这种信息的混乱状况,很可能使得决策层左右为难。
同时,势力巨大、占据话语权地位的开发商决不会眼看着房价下跌,他们已经在以负资产论裹胁百姓,以发生金融风险论威胁银行,从而达到让政府“救楼市”的目的。
从长期来看,建筑材料、土地都是上涨趋势,加之我国城市化的推进,房价长期上涨的趋势没有改变。我们需要做的是,通过宏观调控让房价的投机成分少一些。深圳所谓的“断供潮”,炒房者是主角。这说明两个问题,一是房地产投机成分相当大;二是自去年下半年以来,从开发商和购房者两头收紧信贷闸门抑制投机需求是完全正确的。
暴利是高房价的始作俑者,房价没有出现根本性逆转,就谈不上“房地产暴利时代已终结”。否则,很可能会误导决策者,放松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政策,最终丧失掉几年来的调控成果,助推房价再次暴涨。对此,我们必须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