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妈”开门?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钟伟6月16日在“2008博鳌房地产论坛”上表示,初步估计,在目前的需求状况下,维持现在的开发节奏,我国房地产业将出现4000亿-5000亿元的年度资金缺口。银根如同命根,国家突然银根紧缩,缺钱成为现今开发商面临的最紧迫的问题。
“因为银行贷款对于房地产公司基本已经被堵死,他们在发行公司债上可以说不计成本,以很高的利率来获得投资者的青睐。”正如证券分析师认为,不断获批发行公司债的背后,是银行越来越紧的紧缩政策。相比于获得的公司债,银行的贷款才是最为主要的部分,已经上市的有实力的企业尚可以通过资本市场来获得资金,而那些没有上市的中小房企呢?通过地下钱庄铤而走险、等待救援还是降价求生?
一位不愿具名的开发商向记者透露:“现在就算是中小房企缺钱也不能降价,首先是不愿意放弃既得的暴利,如果一降以后行情好了,就亏大了。其次不知道降到什么价位可以达到消费者的心理预期,越降越不观望,最后,行有行规,开发商结成同盟,不让轻易降价。当然也有前期业主阻挠。”
中国住宅及房地产研究会副会长顾云昌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看来政策没有松动迹象,从紧的货币政策不可能放宽,今年也许有一批房地产企业要死掉。”
7月6日在太湖举行的“房地产高峰论坛”中,地产大腕们作为行业领袖公然地向政府呼吁松动政策,为地产行业请命。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而后威逼恐吓,“地产行业波动太大,对国民经济会造成极大的破坏”。
据报道,6月以来,包括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及中国人民银行在内的相关部委和机构频频约见地产界人士,调查了解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昨日,记者从内部人士处获悉,由中房协组织的开发商会议已于日前结束,主要议题也是开发商应对市场状况,加强企业协作。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会长聂梅生昨日也向记者透露,“在本周二举行了一个由工商联房地产商会组织的研究宏观经济与房地产发展的内部会议。”但其不愿透露更多的信息。
而楼市果真到了威胁到国民经济正常运行吗?资本之门果真将会打开吗?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1-5月份,全国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9519亿元,同比增长31.9%,高于同期4个多百点。1-5月份,全国房屋施工面积19.57亿平方米,增长24.9%,但房地产销售面积与销售总额有所下降。
国内CPI持续上涨,通胀风险加剧,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9.2%,涨幅比4月低0.9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1%,涨幅比4月低0.1个百分点。
“国家宏观调控从紧的大背景不会改变,房地产行业的价格和开发面积依然没有下降,只是过去两年的价格太离谱了,现在慢慢在回归。国家资金闸门依然会从紧,救市还不如用这些资金去多建些保障性住房。”北京理工大学房地产研究工作室主任周毕文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社科院研究员易宪容也认为政府不会救市,“目前房地产市场的问题并非如有些人所说的在于政府之政策,根本在于房地产企业自身,如果房地产企业能够改变暴利之观念,能够适应市场发展之趋势,任何一个市场没有卖不出去的住房,只有卖不出去的价格”。
潘石屹同样也不乐观,“如果通货膨胀居高不下,中国从紧的货币政策我想很难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