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底资金渐增
一托管资金的操盘者说,他所知道的在北京从事如此业务的资金规模,大致在60亿~80亿元之间
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这个高价楼盘的开发商已很久没有一套成交记录了,此时,项目接近封顶,工程款的80%需要支付,外立面施工、内装、精装修样样用钱,正是这样的资金亏空让这家曾经下决心死扛的开发商最终接受了注资——托管——杀价的局面,而这开发商的如此困境,正是抄底者的机会所在。
“撑到封顶就可以放按揭了,那样情况会好些。”该项目的开发商说,然而,土地、在建物业都抵押换了贷款,从银行获得信贷已经不可能,因此,只能接受“托管”,他表示,虽然托管方的杀价并不是他愿意看到的,但做下去可以分到七成的利润,“要不哪天能拿到利润,还不知道。”他说。
前述操盘人士正在接触的楼盘项目在5~6个,基本情况都很类似,接近封顶,资金缺口1亿~2亿元,“不过我们还要好好挑一挑,要确保杀价就能卖掉,要是杀了价都卖不掉,风险就是自己承担。”
“我在北京的同行有6~7个吧,”作为托管资金的操盘者,前述人士告诉记者,他所知道的在北京从事如此业务的资金规模,大致在60亿~80亿元之间。
投资回报可观
资金使用周期很短,一般3~5个月就有30%左右回报,一年周转三五次,回报率加在一起很可观了
记者了解到,此类资金基本上采用类似私募基金的方式募集,基本上是国内的资金,主要来自江浙、山西、上海一带,此外也有一部分企业的剩余资金,他们对于投资回报的要求根据项目不尽相同,最低在20%左右,最高在40%~50%,平均在30%左右。
“我们的资金使用周期很短,一般3~5个月,因此有30%左右的回报,股东就已经很满意了,一年周转三五次,回报率加在一起,就很可观了。”前述操盘人士告诉记者,“已经有更多的人打算募集资金做这项业务了,因为需求在增加。”
在开发商乐于共谋死扛房价拒绝调整的时代,托管者杀价倘若成连绵烽火之势,由此掀开房价调整的序幕,或许并不出人意料。 (据《中国经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