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交易中心狙击“做低合同价格”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上海市多个区的房地产交易中心引进专业的估价公司重新对交易房源进行估价,并比对买卖合同上所显示的交易价格,以此来判断交易双方是否有‘做低合同价格’的嫌疑。
上海某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金牌物业顾问修先生这些天遇到了一道难题,至今无法解开。
“一直以来,在中介市场上,‘做低合同价’这种避税方式已经被买卖双方广为流传和实践。但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本市多个区的房地产交易中心引进专业的估价公司重新对交易房源进行估价,查看交易双方所提供的二手房买卖合同和产权证,根据该套二手房的房型、朝向、供求情况等信息,迅速估计出合理的市场交易价格,并比对买卖合同上所显示的交易价格,以此来判断交易双方是否有‘做低合同价格’的嫌疑。”
修先生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这样一来,“做低合同价”这样的潜规则就走不通了,大量的二手房买卖交易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
所谓“做低合同价”,即平时常说的“黑白合同”或“鸳鸯合同”,是指在签约与过户的时候,买卖双方分别签署两个成交价格不同的合同,是一种逃税路径。
上海宝原物业顾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蒋国平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表示,目前,房地产估价公司进驻本市多个区的房地产交易中心已经有了一段时间,但并没有在全市铺开,且各区执行的严格程度也各有不同。“房地产交易中心此举的主要意图是,规范房地产经纪行业的交易秩序,防范灰色交易。”
公开的秘密
7月9日傍晚,本报记者以买房人的身份来到徐家汇宛平南路的一家中介门店。当记者问及如何有效规避营业税、个税、土地增值税等税费,物业顾问吴小姐授意说,“做低合同价”就可以规避不少的税费,“这是行业内的公开秘密,监管难度比较大。”
按照吴小姐的避税路径,如果所购置的房产与卖家约定的实际成交价为300万元,但在签订合同的时候,价格可以写成200万元。买卖双方私下协商签署协议之后递交给房管局及税务机关的过户价格也是200万元。这样,100万元差价所产生“节省”下来的营业税、个税、土地增值税等税费,将是个不小的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