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副部长魏加宁对本报记者说:“这一现象在国内外是非常罕见的,负利率扭曲了资金价格,我建议应该尽快加息,尽快恢复正利率水平。”
本报记者从一位接近货币当局高层的人士处获悉,过去两年时间没有大幅提息,并及时扭转实际负利率的有两大原因,一是决策者还是希望低通胀、高增长这一黄金增长格局延续得更长一些,不希望加息把经济打下去;二是认为加息对于食品性和结构性通胀效果不大。
“货币政策似乎并不十分透明,我们不知道到底谁在做出决定,原因是什么,我们不清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方经济学家说,“回过头来反思,一直以来央行的利率政策太温和了,使得企业和投资者并没有充分意识到价格风险,而丧失了警惕,造成了企业应该收缩时不收缩,投资者该退出时不退出。”
魏加宁说:“目前是尽快改变负利率的时候了!加息是必要的,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来讲,负利率不应该是持续状态。”
7月:最好的加息时机?
进入2008年,中国经济正在经历一次艰难且复杂的局面。即将发布的上半年经济运行数据可能更能说明这一点,“滞胀”初现使得加息成为两难抉择。
多家机构预测,6月通胀会回落至7.4%左右,但通胀仍然高企;而第二季度GDP增速将会随着第一季度继续放缓至10.6%以内。
经济学家曹和平警示说:“在未来的9月份,进入第二个丰收季后,粮食和食品价格会进一步稳定下来。但是我国人力工资成本有上升的趋势,同时,全球原油价格仍然在高涨,未来我国将继续推动能源价格改革,这些都会加大未来非食品通胀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