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满“双限房政策”
不论是在本届博鳌房地产论坛上演讲,还是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任志强屡次表达了对过去十年来公共产品的缺失及“双限房政策”的不满。
任志强延续着自己一向的尖锐:“房地产市场化以来,公共产品上欠了十年的债。后来出台的一系列保障性住房政策,是一种被迫的选择。”
他甚至认为,“双限房政策”是一种倒退,不仅不会给市场带来新的格局,而且也不会是国家长期采取的战略。
从2006年开始,保障性住房政策频出。政府曾设想通过加大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令商品房的份额逐步减少,使一部分过于逐利的开发商逐渐被边缘化。
“如果商品房越来越少,导致的结果将是房价进一步上涨。” 任志强说。
但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事实并非如此。对已推出5个限价房项目的广州而言,限价房对周边的房价造成了很大的冲击。而在另外一些城市,保障性住房供应计划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购房者的预期。
此外,任志强还将公众对开发商一直印象较差的主要原因,归咎为十年来公共产品的缺失。对此,建业住宅集团董事长胡葆森并不赞同:“开发商群体自我反思的意识不够,不能将责任都推到政府身上。”
实际上,公众对于开发商的“口诛笔伐”,在不久前万科“捐款门”事件中达到了高潮。但这一事件只是一个导火索而已,其背后隐藏着多年来公众对于高房价的不满。
而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6月1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9.2%,环比上涨0.1%。
“房价并没有降,难道统计局的数字你们不信吗?”任志强有些“得意”地反问记者。
但虎杰投资咨询公司首席投资分析员张寅认为,目前看均价“已经意义不大”。目前一些城市的楼盘成交量萎缩得很厉害,而对于开发商而言,他们最害怕的并不是房价向下调整,而是交易量萎靡不振的情况持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