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昨天公布5月金融运行情况数据。数字显示,由于外来资金大量涌入,我国货币供应量近期加快。人民币存贷款增长未因地震灾情而出现大幅波动;人民币存款持续回流银行。
外资涌入导致货币供应反弹
由于外来资金的涌入,基础货币的增速维持较高水平,5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43.62万亿元,增速从4月的同比增长16.94%,大幅反弹至18.07%。
未来银行间的资金面未必乐观。首先,第二季度前两个月大规模的货币投放可能在6月至7月逐步回笼,商业银行平均超额储备率已经降至2%以下,下降空间已经很小。其次,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次上调1个百分点,短期对资金面影响较大。
从5月货币投放情况来看,银行体系内流动性较前期宽裕,然而回购市场利率却在上升,原因可能与银行体系内资金配置出现变化有关。业内人士认为,由于大型银行是个人储蓄和公司贷款的主要提供方,中小银行吸收公司存款的能力很强而吸收个人储蓄的能力较弱,使得资金可能在贷款后由大银行转移至中小银行,造成市场资金结构的变化,拉高了回购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