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召开的“亚洲协会第18届企业年会”上,某地产商再次语出惊人,称“中国的房价问题,不是简单的低收入人群买不起房问题,而是中国由于传统购房观念导致买房人太年轻造成的”,又把房价上涨的“皮球”踢给年轻白领购房者。
对于这位地产商的观点,我们一点都不陌生,因为近年来房地产界令人哗然的经典语录实在太多。稍加归纳,就有以下五种经典类型。
其一,贪心贪婪型。自2003年以来,中国房地产市场开始升温,至2007年底市场人气达到顶峰。与此同时,中国房地产市场价格也进入快速上升通道,其中尤以2007年涨幅最为惊人。2007年下半年,全国70多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屡创新高。
然而即便这样,一些房地产商还是感到不满足,似乎觉得涨幅还太小,于是有人就公开扬言“中国的房价会至少再涨十年”、“中国房价只会涨,不会跌!”。更令人大跌眼镜的是,一些所谓的专家学者竟然也跟风炒作,称“中国楼市泡沫永远也不会破裂”、“房价在五年内至少涨三到五倍”、“中国房价还要继续上涨20年”。全然一幅暴发户心态,实在可恶。
其二,流氓无赖型。面对日益高企的房价,面对全国人民日益强烈的质疑和不满,大多数房地产商都选择沉默不语,低调行事。但也有不甘寂寞、自以为是者,主动站出来释疑解惑称“未婚女青年推高了房价”、“钉子户推高了房价”。其学问之高,胆量之大,实在令人佩服。
房价上涨过高,原因固然很多,但房地产恶意炒房、捂房惜售却是关键。不然,房地产行业何以暴利惊人?据福布斯2007中国富豪榜显示,前十位富豪中地产商就占据其六,由此可见一斑。因此,那种不顾事实真相,不顾人民感受,一味将房价上涨原因栽赃到购房者身上,实在有点不太厚道,由此遭到网民疯狂“拍砖”,一点也不奇怪。
其三,威胁恐吓型。房价的快速上涨,引起了百姓的不满,更引起中央高层的关注。自2007年以来,系列宏观调控措施密集出台,政策利剑直指房地产市场的两大核心要素:地根、银根。而征收土地闲置费、提高第二套房贷等政策措施的出台,更使市场出现分化:一方面市场观望气氛渐浓,另一方面部分开发商资金链嘎嘎作响。
于是,有人就开始坐不住了,先是惊呼“不出三年,房地产商就要卖儿卖女!”,一幅凄凄惨惨的模样。后来,又有人扬言,如此调控 “要死肯定是银行先死,房地产商后死”,言语间充斥着威胁和恫吓的火药味。真是滑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