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银行来说,现有的房贷违约率还不构成实质性危险,剔除骗贷行为后的不良率更低。然而,这不等于银行可以高枕无忧。最近几个月,深圳个别楼盘的价格跳水,就是一个预警信号。3月,深圳共有96个新建商品住宅项目在售,其中37个项目成交均价比去年12月份的最高降幅达到40%。有证券研究员指出,若新楼盘出现40%的降幅,已经超过银行30%首付的比例,对这些楼盘发放房贷的当地银行面临较大风险,甚至可能拖累银行的业绩。
建设银行曾经公布过一个贷款质量压力测试结论,即房价下跌10%时,不会对银行产生影响;下跌20%时,会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当下跌到30%以上时,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此次由央行深圳中心支行同时公布的一份报告特别提醒,2007年4至7月份是深圳楼市成交高峰期,房价不断创新高,且投资者纷纷跟风入市,这段时期入市的购房者对价格下跌的承受力相对较差。从产生负资产的价格临界点来看,按7成贷款额计算,二手价格如果较市场高峰期下跌30%,银行负资产就会产生。
深圳的报告还称,近几年深圳市家庭房贷月供及所有月供占家庭收入的比重,每年均有超过三成的购房者超过40%和45%,反映这部分家庭的还款及抗风险能力较弱,一旦房价持续下跌,该部分贷款购房者将会形成较大的还款风险。
可见,由抵借比较低带来的抵押物安全系数,只是相对的,随着房价下跌幅度的放大,以及个人支付能力的变化,违约率会逐渐攀升,由此将导致银行忙于催讨贷款。
即便央行报告认为房贷风险基本可控,也有银行提醒,个人房贷已逐渐步入违约高风险期。据报道,重庆某区法院2007年审理的案件中,个人购房者欠贷案猛增至110件,而金融机构状告企业贷款不还的案件却降至6件。
房贷萎缩、提前还贷增加、房价波动增加等三大因素,使房贷不像前几年那样让银行轻松赚钱。在个别地区,个人房贷的潜在风险不可不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