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山岛:海天出佛国
普陀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中唯一座落海上的佛教胜地,秀丽的自然景观与悠久的佛教文化溶汇一起,成了名扬中外的“海天佛国”。巍峨庄严的普济寺(前寺)、法雨寺(后寺)、慧济寺三大寺,是我国明末清初建筑群的典型。元代古建筑多宝塔、明万历年间雕刻的杨枝观音碑、清初从南京拆迁来的明故宫九龙殿内的九龙藻井,是观音道场的“镇山三宝”,近年兴建青石浮雕“五百罗汉塔”、33米高的“南海观音”露天铜像、纯紫铜铸成的正法讲寺“铜大殿”,新近修复的紫竹林禅院、西方庵、祥慧庵等古刹梵宇,又为佛国增添了风采和魅力。
大嵛山岛:山、湖、草、海在此浓缩
大嵛山岛,直径约5公里,面积21.22平方公里,最高处红纪洞山海拔541.4米,为闽东第一大岛。岛上风光旖旎,有天湖泛彩、蚁舟夕照、少滩奇纹、南国天山、海角晴空等胜景。在碧波万顷的东海之上,海拔200米处,镶嵌着大小两个湖泊,因而素有“海上天湖”之称。湖周群峰环拱,其状似盂,嵛山岛由此得名。大天湖面积近千亩,可泛舟畅游;小天湖200多亩。二湖相隔1000多米,各有泉眼,常年不竭,水质甜美,水清如镜。因日而耀,因风而皱,时有白鸥翔集。湖四周山坡平缓,形成天山万亩草场,富有“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风光。
此外,岛上还有红纪洞、古寨岩、天湖寺等景观。特别是跳水涧一处,别具风格,景点尤为集中,有明月潭、仙人坡、大头宫、白鹿坑、白莲飞瀑、大象岩、小桃源沙洲等。
乘舟环岛而行,沿着30.7公里的海岸线,便是礁石欲断欲连、参差错落、嶙峋峻峭的岛链景观。有金猴观日、千叶岩、海龟礁、石叠礁等众多奇形怪壮的岩石景点。还可观看百鸟翔集的鸟岛。此鸟岛面积仅0.5平方公里,海拔不足百米,岛上植被茂密,栖息着成千上万只海鸥和其他候鸟,乍然飞起,其景致十分壮观。
天湖:天湖位于大嵛山岛红纪山上,海拔200米,有大、小两面个湖泊,湖周围群峰环拱,其状似盂。大天湖面积近千亩,小天湖面积为200多亩。
大小天湖相隔1000多米,各有泉眼,常年不竭,水质甜美,清澈见底,幽蓝、凝碧的湖水十分诱人。湖泮常有野生乌龟出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