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首页 > 经纪人 > 正文

非常时期 教你一招地产界撬人的方法

海西房产网 发布时间:2008.05.28 来源:博客

        从上面七条信息中,我们能够推断出以下二个结论:

  一,在曹操的心中,他认为人才很缺。

  二,曹操认为:对人才的付出必有回报。

  因为人才很缺,所以曹操对人才的渴望近乎疯狂,“不喜得荆州,喜得蒯异度耳”,就是最好的写照。只有理解了曹操的这个认识,我们才能理解曹操不合常理的一些做法,他可以答应关羽的二个无礼条件,他想用吕布,即使对于一些曾经背叛他的人,他也可以不计前过,如昌稀。昌稀背叛曹操后被于禁击败,昌稀与于禁是好友,昌稀于是找了于禁,要于禁放他一马,于禁却因为军令而挥泪斩了昌稀,曹操听到后,说:昌稀为什么不来找我呢?言下之意,如果昌稀找的是曹公,曹公就不会杀了他。第一个结论:曹操认为人才很缺。当我们有这个结论时,同时要明白,曹操对世界的认识也在不断变化的,曹操对“人才很缺少”的认识也是在变化的,当他的集团中人才济济,当他认为“人才只是有点缺的”的时候,曹操对待人才的很多做法就会发生变化。
   
  在三国时期,对人才很缺的认识不仅仅曹操有,各个英雄都有这个认识,所以“三顾茅庐”这件事发生在三国时期就很正常了,“三顾茅庐”不是个别现象,曹操、袁绍、孙权等等都会做这件事,只不过程度有些不一样而已。所以曹操与袁绍等不同的主要特点,在于曹操深刻认识了“付出必有回报”。

  付出必有回报是曹操对人性的透彻理解,试想想,有人对我们非常的好,我们想要的,他都给我们了,我们心理会怎么想?

  曹操真的是厚待人才,厚的不能再厚了,曹操创造了一个让人才不愿意离开的环境,结果是什么呢?结果也在曹操的计算之中,人才为他所用。所以曹操不怕人才会离开,因为曹操认为:只有脑子有病的才会离开自己为人才所创造的环境。因为曹操认定自己所创造的环境具有强大的力量,所以他才会有胆生出“收吕布这个不忠之人为我所用之心”,才会答应关羽的两个无理条件,曹操的算盘里认为:他有能力让吕布忠心,他有能力让关羽真心投降。因为曹操相信,只要我真心真意对你,只要我厚待你,只要我做足功夫,付出别的豪杰所付不出的成本,那么,即使是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人才,也会在我的环境中变得忠心,为我所用。您(人才)想离开,是因为我(曹操)不好;您(人才)想背叛,是因为我(曹操)不好;只要我(曹操)足够好,你们(人才)就不会离开,就不会背叛。官渡之战之后,曹操缴获了袁绍大量的图书、资料、文件、书信,就发现其中有自己的人写给袁绍的信,按照一般人的反应,这是通敌的证据,这是背叛的证据,应该把这些信都拿出来一个一个地按图索骥,把那些叛徒,有二心的动摇分子都交出来。曹操没有,曹操发现有这么一堆书信之后,立即下令,全部烧毁,曹操为什么把书信给烧了,曹操说:“说老实话,我和袁绍作战,是以少胜多,袁绍是强势,我是弱势,那个时候连我曹操自己老实说心里都没底,我都没有把握能不能打胜这一仗,何况大家,很正常吗?”在这个事件中,曹操的很多认识都在起作用,“人才缺少”是一个因素,“将心比心的做人技艺”是一个因素,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曹操认为“形势比人强。”“形势比人强”与“付出必有回报”这二个认识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如果人不会被环境所改变,那么付出又有什么意义呢?曹操认为“人就是环境的记录器。”因为人与环境是互动的,所以付出必有回报。

  付出必有回报我们也可以用凯撒大帝的一名话来解释:我来了,我看见,我征服。如果有一个人很爱一个女子,可女子不爱他,他要怎么办呢?

  如果是曹操,他就会给这个女子想要的,他就会给自己能给的一切。因为曹操知道一切都会改变,不爱会变成爱,爱会变成很爱,很爱会变成疯狂的爱,只要你敢于不断的付出。必定是“我来了,我看见,我征服”。哪里会有人是一成不变的呢?这是“付出必有回报”的豪情版。“付出必有回报”就是发展的眼光。

  所以曹操对待人才,舍得投资,对于关羽就是一个例子,虽然关羽最终没有为曹操所用,回报却也不少,在曹操与袁绍的斗争中,关羽帮助曹操杀了袁绍两员猛将,后来华容道还放得一命。其实曹操不但对待人才如此,对待女人也是如此。

  曹操认为付出必有回报,所以他才敢于肆无忌惮的厚待人才,不怕他背叛,不怕他不回报。曹操的这个认识成就了曹操,如果从做生意的角度来看,曹操做的就是投资人才的生意,拼命投资,回报丰厚。曹操对此明白得很,所以在和刘备的对话中,他说:天下只有我和你是英雄。曹操看出刘备也是投资人才的老手,在一定程度上,刘备的投资胜过曹操,刘备出生平民,在战争谋略上与曹操根本不能相比,也就是说,在战争谋略上,刘备抓关键问题的能力很差,但刘备的厉害就是敢完全放手用诸葛亮,在《三国演义》的电视剧中,我们看到诸葛亮用兵,刘备在旁,不知道的还以为诸葛亮是主公,这种极不相称的场景,不是刘备绝对忍不下来,不是诸葛亮绝对会造反。所以才有关羽说:“我知曹公待我不薄,想我留下,但我受故主厚恩,曾誓同生死”。誓同生死是假,故主厚恩是真,如果没有厚恩,结义兄弟又咋样?那么刘备对关羽的厚恩是什么呢?是真正的兄弟情,是真正的“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刘备的情比曹操的情更深更真。虚情假意怎么能够骗到人才呢?虚情假意只能骗到庸才,只有庸才才没有能力分别真情与假意。所以关羽的忠义里面有一份刘备的功劳。

  付出必有回报,就是知道“付出的一切必定会得到回报”,这一点与“付出渴望回报”不同,当一个人“付出渴望回报”,那么当回报没有及时到来时,就会放弃付出。

  “付出必有回报”本质上就是对人性最深刻的理解。当然曹操只是用行为在表达,他可能一辈子都没听说过“付出必有回报”。那么什么是“付出必有回报”呢?解决问题的得到奖赏,制造问题的得到惩罚。“付出必有回报”就是世界的终极规律,即善恶币规律。

  曹操解决了人才所需要的问题,必定会得到人才的报答。这是善恶规律的一个证据。

  最后:在地产界,如果您想壮大自己的团队,就必须聚集到这一行的精英。很多主管在招揽人才时习惯于用工资高,佣金高,升职快来说服同行的加入。看看曹操的做法这实在是显得太过肤浅了。我们何不学习曹操的方法:满足他们的一切需求 ,你想要的人一定会过来的。虽然我们不可能什么事情都能满足,但是我们可以了解到这个人的需要,给他想要的,你说他会过来吗?我想:会的!
  
  如果一个人在现在的环境是无求的,但你仍然想拉他加入自己的团队。那就看看这个笑话吧:“我学妹看中一个我们学校的帅哥,于是走上前和人家搭讪: 帅哥,你有女朋友了吗? 有了。 那你介意换一个吗? 介意。 好吧,那你介意多一个吗?  两个月后,我学妹顺利上位~~ ”。呵呵,蛮有意思的,我听人说,其实很多笑话中都会隐藏一些奇妙的道理。所以,我很注重去发掘。假如你不能找到一个人想要的东西,那你就和他尝试做好朋友吧,这样的话,说不定有一天他的环境变了,他想到的第一个会是你。然后,你的团队可能又会多了一个精英!

 

 

今日热点

楼盘动态

购房专题

更多>>
热门楼盘:更多>>
热点推荐
购房工具

楼市画报

楼盘广告

更多>>
福州楼盘签约:销售排行>>
>>相关新闻 更多>>
关于我们 | 公司招聘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h0591.com © 2007 海西房产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07059661号
客服电话:0591-83711427 客服QQ:18512029 378670880 466844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