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支招
隔震垫“以柔克刚”
在谈到住宅抗震可采用的新工艺、新技术时,熊小元提到了一种未广泛普及,但已在部分城市使用的“隔震垫”,其以柔克刚、借力打力的方式,在抗震方面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简单来说,这种橡胶隔震垫是由薄橡胶板和薄钢板分层交替叠合,经高温、高压下整体硫化而成。在打完桩之后做一个承台,然后把隔震垫放在承台上。由于橡胶垫本身具有一定的弹性,建筑物应用橡胶隔震支座,就像是汽车装上避震器。当地震发生时,隔震楼只是在橡胶垫上“水平位移”。据专家介绍,采取这种新技术,可有效减轻地震反应70%~90%。
熊小元介绍,目前在国内,应用此种隔震新技术的建筑物仅有六七百幢,但其抗震功效却得到了广泛认可。“汕头一栋使用了隔震垫的建筑在台湾地震时的抗震表现,就是很好的例子。”据悉,9·16台湾地震波及汕头地区时,汕头市区同地段的传统结构房屋发生了较为剧烈的晃动,而隔震楼的住户们却没有震感,由此可见隔震垫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