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房地产的保值概念红火一时,也让普通百姓对投资房地产青睐有加。而今,随着楼市看空氛围渐浓,再加汶川大地震对家庭资产配置方式的冲击,一些投资客开始反思自己以租养房的理财方式。
楼市后期不看好 租金回报又不高
以租养房模式魅力减弱
以租养房是风靡一时的投资方式,如今因房产后市看空氛围浓厚,再加租金回报率较低,笼罩在这种模式上的光芒,开始减弱。
张小姐是一名在上海工作的台湾人。2003年,她在镇坪路、中山北路的秋月枫舍买了套一房一厅,单价7000多元/平方米。2007年,她已结婚生子,感觉家里太小,不够住,又在松江泗泾镇购买了三房两厅,总价不到70万元。如今两套房子都有贷款,她之前的打算是,等孩子长大点,就把两套房子卖掉,换成一套秋月枫舍的三房,毕竟这里有个知名小学,生活也方便。如今,随着秋月枫舍的房价涨到2.4万元/平方米左右,张小姐的想法又有了变化:"镇坪路房子能卖165万元,租金每月才3000元,回报率太低,现在想把房子卖了,一部分还泗泾房子的贷款,另一部分拿到台湾炒股票。"
租金+养老金的"两金"退休方式,此前在沪上颇为流行。在策源行工作的小汪,今年28岁,她向记者表示,最大的理想是做个"收租婆",买几套小房子,等退休后就靠这些房子的租金和养老金生活。小汪这个梦一直做了四年,如今却被同事的话一语惊醒:有这么多钱的话,做什么投资,赚不到3-4%的收益啊,又不是只有收租一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