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住房保障体系不断推进的同时,出现了一群不符合廉租房、经济适用房标准的“夹心层”———刚步入社会不久的适婚青年。日前,市政协委员胡光在一份关于青年购房的提案中建议,政府部门能否拨付部分房产交易税收为青年人建立购房资金,提供首付款,使其不用“啃老”买房。
根据最新调查显示,上世纪80年代我国的第二次生育高峰出生的婴儿如今已进入了适婚年龄,20-30岁的年轻人成为购房需求主力。然而,目前上海的房价仍然居高不下,买房已成了这群青年的沉重负担。“我在调查中发现,年轻人工作初期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往往无法超越房价的涨幅,因此连凑齐购房所需的首付款也成了问题。”胡光告诉记者,于是,这群“夹心层”不得不向父母伸手。购房的问题也会导致外地婚龄青年选择离开上海到外地定居,这样将造成人才的流失。
那么,政府能否利用合理的房产交易税设立专项基金?胡光认为,这个基金主要是协助青年凑足第一次购房的收入款,所以与商业购房贷款部分相比,通常这部分借款的金额不会太大,偿还期也不应太长,可以考虑不超过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