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用丰厚的利润去诱惑你的客户,用数据去说服他,用柔情去感动他,给他压力,灌他“迷魂药”,帮他打开销售通道,挤压他的资金空间,最后,客户不缴械投降才怪:“得,还是你小子狠,过来拿钱吧!”
提及回款,不管是业务新手还是江湖老兵,千言万语,万语千言,都归结为一个字:难!做得好,它是业务员平步青云的垫脚石;做得不好,它就是业务员寝食难安的紧箍咒!“销量论英雄”是销售的潜规则,而回款又是这些潜规则中最直观的显规矩!
1.利:以政策、资源之小利,钓客户回款之“大鱼”
客户为什么愿意回款?很多时候客户能忍受厂家大力度的“吸款”、“压货”,其实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一个“利”字,基于可预期的利润!如果厂家品牌有一定的市场影响力,产品在渠道终端能卖得掉,能适应市场状况经常做些传播推广,能为商家提供良好售后服务,不定期出台大力度投款、提货政策,且派有业务员帮助商家做市场,客户自己也会盘算:不管怎么着,都比把钱放在银行收利息要强!
厂家如果能给客户提供更多的“奶”,且让他“喝”起来觉得滋润,业务员就能背靠大树好乘凉,回款就不会那么难了。
2.理:给客户几个回款的理由
客户的钱也是汗珠滴得啪啦响挣回来的,凭什么你一句 “这个月你要回多少”就把钱给你?很多时候,你得把账给他算清,道理给他说透。
2005年,笔者当时所在区域客户因库存严重超过警戒线(用客户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差点堆到办公桌了”),且适逢销售淡季11月,不愿意回款。“要回也可以,先帮我把库存消化了”。正值市场重整之际,笔者就是有这份心去做时间也来不及了。
怎么办?在反复了两次后,我静下心来,把平时做的进销存报表、终端下游客户提货表调出来,仔细分析研究了一番,带着这些数据又去找客户谈。我拿着报表给他详细分析:去年一年你总共卖了多少?其中多少的常规机,多少的特价机?常规机利润多少?特价机挣了多少?这些货卖到了哪些地方?市内终端消化了多少?下游网点提了多少?扣掉运营费用以及杂费,你去年挣了多少?为什么还要打款?现在的库存多少?产品结构还有哪些盲点?去年同期销售了多少?接下来的市场会是什么样子?如果不回款,你又会损失什么?一番话说得客户哑口无言。
第二天,当客户把50万元的银行承兑交到笔者手上时,还意味深长地说了这样一句话:把钱给你,我放心!
3.情:用你的真情去感动客户
客户都是在市场的“枪林弹雨”中发展起来的,不懂销售的规矩和游戏的潜规则,是不可能轻易成就现有的商业地位的。你敬他一尺,他可能就还你一丈,从而不知不觉中,搞定回款!
在这方面,业务员至少有三情可用:一是公司领导跟客户的客情,即把公司领导请到你的市场,让其出面催回款。至于能不能把领导请过来,那就看你自己的造化了。二是业务员跟客户的客情,天天低头不见抬头见,人情做到了,事情也就迎刃而解。三是业务跟客户工作人员的客情,尤其是采购和财务,千万别小看这些人,平时烧烧香拜拜佛,关键时刻,说不定就有画龙点睛之效。
4.压:也就是给客户制造一定压力
很多时候,客户是拿着金饭碗要饭——不把你的品牌当根“葱”,所以需要适当地给他加加压。一种是“硬”压:你不回款,我就砍你的批发权,缩你的区域,扣你的返利,拖你的资源等。一种是“软”压:见面不阴不阳,无论你抱怨什么想申请什么,我不赞成也不反对,不管做什么事情,我出工但不尽力。两次一搞,客户就会非常难受!大家都是明白人,客户自己也清楚哪些地方做得有些过分,点到了要害处,自然也就会适当收敛。但凡事有个“度”,过了头,就会搬起石头砸了自己脚。
5.迷:给客户灌点“迷魂药”,促使其回款
这也是老业务员惯用的一招。一种是从“上”迷:“公司产品即将涨价,别的区域客户都在抢货,你还不回款备货?”“畅销型号都要断货了,你还不抢?到时别怪我,你就是拿钱给我,我都没货给你。”“这个月你回80万元,下个月我打个专项报告,一定帮你把5000元的运输补贴拿到手”等等。一种是从“下”灌:“这个月,我又给你开了4个网点,他们不久都要提货了。你还不打款,现在仓库里那点货哪够卖?”或者找几个关系较好分销商,让他们给上游打电话要货,造成一时市场繁荣之象,或者设别的“套”等等。通过一系列上拉下推,督促客户回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