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报》说,许多大陆网民表示,看到台湾企业界的捐款名单,一方面是感动,一方面是心酸,“难过的是为什么捐款最多的企业不是大陆企业。大陆众多获利亚洲前百大的企业,对社会的责任尽得太少了。 ”
我想,我很可以理解民众对地产界的责备,面对地震,我们做的,实在太少太少。
试问,仅2007年,多少家房地产企业年销售额在百亿以上?销售额五十亿以上的企业怕是数不胜数吧?十亿以上的企业,用多如牛毛来形容,应该一点不过分吧?
以07年整个行业的平均利润来看,一个十亿销售额的房地产企业,至少应该有3亿元的利润,即便是百分之二,至少也应当是600万元,那我们看看捐赠的数字:合生500万、万科200万、碧桂园300万(不含杨惠妍个人捐赠的1000万)、星河湾200万、金地100万、绿地300万、保利300万、富力300万、SOHO200万、亿城100万。。。。。。加起来,十家公司不到2500万元。
以上这几家公司,2007年销售额是多少?至少应该将近2000亿人民币吧?其中,仅万科就是523亿元。
我们不需要公众的监督,我们更需要扪心自问,作为中国富豪榜上榜最多的行业,我们如此的表现,是否就是我们面对这么一场巨大的浩劫所交出的答卷?别忘记了,13亿中国人民在看着我们,政府和媒体也在看着我们。
我实在不明白,面对一场死亡可能超过5万人、受伤20万人以上的人类历史上罕见的灾难,作为房地产行业领袖的王石如何能够以“中国是个灾害频发的国家,赈灾慈善活动是个常态,企业的捐赠活动应该可持续,而不成为负担。”这样的态度来借读?难道王石老人家认为这种灾难会频繁发生?难道200万元就会成为万科的负担?
相比之下,那些私营的房地产公司也许更让人值得尊敬,福建的阳光地产,首笔捐款就是1000万元,四川篮光集团也是1000万元,更让笔者感动的是,上市未果而资金链十分紧张的恒大,首笔捐款就是1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