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首页 > 重点博客 > 正文

楚芸:从震后看楼市调控如何取向

海西房产网 发布时间:2008.05.19 来源:楚芸博客

  一场史无前例的大地震牵动了全国民众的心,他们捐钱捐物,捐血献爱心,将一场生死浩劫转化为一场全民爱心总动员。在这一过程中,也许某些企业,某些明星人物的举动,颇有微辞,但一场大浩劫换来一场爱心大营救,基本面是非常可观的。

  灾害的不可预见,救灾的点点滴滴,反映了经济社会的一些抗灾性能,反映着人文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由此也为欲火丛生的楼市何去何从,提供了一定的宏观借鉴意义。

  既往,我们针对楼市所采取的措施,无一例外地直指房价。固然,房价高了,高到了普通消费者无人望其项背的程度,但是否直接针对房价推出一些管制措施楼市就万事大吉了呢?三年多来的事实证明并非如此。因为在高房价的背后,隐含着利益的博弈、生产消费链的非优化、供求管制与消费引导的不力。地震按照目前的水准,尚没有国家可以准确预报,但抗震准备与震后救灾的多方角力,提示我们,楼市调控,也应该着眼于这三个方面的三管齐下,并且目标应该结合到造成房价波动的深层次原因。

  救灾,不只是救命,救出废墟里的生命,还意味着防余震、防震后遗症的复发、防疫、重建与疏散,更高层次还意味着挽救人们的心灵余悸,重建受害者的心灵家园比建设建筑物更能深入人心。

  楼市调控也一样,如果仅着眼于房价,发现造成房价过高主要原因是投机与投资消费,进而出台措施抑制投机与投资消费,无法取得预期效果。因为,投机与投资消费源自资本流动,市场本身会存在投机与投资肌能与空洞,资本的逐利特点让其无处不在。

  从救灾系统性看,调控必须深入到投机与投资消费的背后,从切断利益链的角度来消除非正常的利益博弈:当地方政府财政对土地出让的依赖被削弱,当地方商业银行机构对寻租与纯粹利益而不计风险追求的动机被抑止,当政府主管部门掌握的是程序化审批而不是着眼于政策的弹性控制,当开发商的门槛与退出机制建立并完善起来,当消费引导与消费教育深入人心并实现理性消费,当各参与方从楼市的所付与所得还存在政策性空间与投机性空间的时候,楼市与其他行业市场一样,存在实际的有序的竞争,自然,价格就是一种调节手段,价值规律得到实质性运用,楼市也自然会向良性循环轨道发展。

   

今日热点

楼盘动态

购房专题

更多>>
热门楼盘:更多>>
热点推荐
购房工具

楼市画报

楼盘广告

更多>>
福州楼盘签约:销售排行>>
>>相关新闻 更多>>
关于我们 | 公司招聘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h0591.com © 2007 海西房产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07059661号
客服电话:0591-83711427 客服QQ:18512029 378670880 466844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