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的表现普遍受到网友满意,五大国有商业银行捐款金额均在千万以上,其中工商银行2600万元,农业银行1500万元,中国银行2300万元,建设银行3671万元,交通银行1200万元,其他包括民生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等也都捐款1000万元,华夏银行捐款1200万元。证券方面,上交所1500万元,深交所1100万元,中信证券1400万元,海通证券1000万元,表现不错,但其他大多证券公司都在百万级别。基金公司表现得不令人满意,虽然有20多家基金公司捐款,但金额多在几十万元,目前最高的也仅为上投摩根基金的150万元。有网友批评道,去年基金公司光手续费就赚了个盆满钵满,但这次的表现实在令人失望。
实际上,在捐款的处理上,高调还是低调对企业和富豪们也是个两难的选择。高调,会有商业炒作的质疑,低调,则会导致信息不畅引起公众误解。
一向比较高调的宗庆后和潘石屹这次都选择了在自己的博客上公布公司捐款的信息,娃哈哈广元分公司与成都分公司向灾区捐款200万元人民币,并紧急调集20多万瓶水和饮料,火速送往灾区;正在香港开股东大会的潘石屹,以SOHO中国基金会的名义向地震灾区捐款200万人民币。两人的博客也都得到了网友的认可,“支持宗总”、“支持老潘”的留言非常之多。
更多的公司选择以新闻稿的方式迅速通过媒体发布,记者在地震后3天之内就收到西门子、标致雪铁龙、盛大、分众、欧莱雅、必和必拓、金光集团、康佳集团、联合利华、太平人寿、东方航空等企业的新闻稿,发布向灾区捐款的信息,新浪等网站上的实时更新信息也让网友可以即时了解企业捐款的信息,同时也对尚未采取行动的企业带来了无形的压力。
不过,有评论人士认为,网友也不必过为敏感,一方面,各企业的决策都有一个过程,有快有慢,应该看最后的结果,另一方面,企业在社会捐赠方面各有各的体系,同时也会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考虑,不能从金额上进行简单的比较,而且不少企业的社会责任是体现在多方面,不只在灾害捐助方面,公众对此也应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