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是每年城市拆迁和改造,将相应增加被拆迁居民的被动性住房需求。据了解,目前全国每年城镇房屋拆迁计划达13000万平方米左右,实际拆迁规模达到近10000万平方米,按照“拆一、建一、还一”的原则,将相应增加当年被拆迁居民的被动性住房需求。
此外,资本市场发展不稳定,有可能增加对房地产的投资性需求。目前,我国股市发展存在较大不稳定性,这使得住房投资性需求相应存在不确定性,影响较大。
综合考虑上述因素,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权威专家预计,2008年全国新增住房需求人口(不含拆迁人口)达2500万人左右,按照城镇家庭户均人口2.97人,套均住房建筑面积60-80平方米测算,加上拆迁带来的被动性住房需求,预计2008年新增住房需求约6至8亿平方米。
供给偏紧结构难调
解决住房需求问题,主要应当依靠增加住房供应。
2008年住房供应面临两个问题:
一是住房供应总量偏紧。目前,从各地公布的住房建设计划来看,2008年各地均不同程度地加大了住房建设力度。据不完全统计,仅全国36个大中城市住房建设面积就达3亿平方米,其中普通商品住房占75%,保障性住房占25%。如果各地住房建设计划能够如期完成,对于缓解住房供需矛盾将起到积极作用。
但从实际执行来看,由于普通商品住房建设计划是由政府主导编制的,执行却需由房地产开发企业等市场主体来完成,因此,这项建设计划能否如期完成还有待观察。从历年全国商品住宅的竣工面积来看,2005-2007年全国商品住宅年均竣工面积约4.55亿平方米,2008年即使增幅达10%,预计年竣工面积也仅为5亿平方米左右,与当年住房需求相比,仍存在巨大缺口差异,住房供需关系依然吃紧。
二是调整供应结构难度大。解决住房问题的另一方面是,加大住房供应结构调整力度,增加中小户型、中低价位普通商品住房供应。2006年,“国六条”提出各地新审批、新开工的商品住房建设,套型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住房(含经济适用住房)面积所占比重,必须达到开发建设总面积70%以上的目标。从2006年和2007年的实际执行情况来看,住房供应结构调整虽然有所改善,但距离目标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从2008年全国36个大中城市公布的住房建设计划来看,仅有北京、天津等10个城市明确了“两限房”(限面积、限房价)建设计划,其它26个城市均未公布说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仍存在一定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