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市发展面临不确定因素
市场价格与成交量的变化,反映出后市不明的情况下,购房者的谨慎和观望的心态。
央行近期的一项调查显示,北京、上海等七大城市购房意愿全面下跌。2008年新房贷政策正式实施,再加上从紧的货币政策和对后市政策出台的预期,居民对购房采取谨慎态度,整个房地产市场观望气氛浓厚。
从紧的货币政策,土地信贷调控力度的加强,使房地产企业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房地产企业从资本市场再融资渠道也面临收紧。4月14日,房地产板块集体暴跌,以万科为代表的30余只地产蓝筹股跌停。4月15日、16日,房地产板块延续了下跌行情。
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副会长张元端分析,一部分企业面对资金压力,调整营销策略,包括打折促销,以加速资金流转。上市公司随着资本市场的波动,在资本市场获得资金的能力也有所减弱。
与此同时,近期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一些黄金地块出现流拍。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易宪容认为,股市的下跌,让一些房地产企业上市融资增加困难,不少一、二线城市土地的流拍或土地拍卖价格急速下降与这有关。同时,房地产企业不看好房地产市场价格仍然会继续上涨,因此他们也就不敢高价拿地了。
市场在寻找新的平衡点
对于目前的房地产市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房地产业司司长沈建忠日前谈到,中国处于这样一个发展的阶段,供求紧张的状态可能会持续比较长的一段时期,房价上涨的压力也会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存在。因此,政府部门加强对房价的调控是一项重要任务。
目前,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采取了“两条腿”走路的方式,即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建立和完善市场调节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政策体系。也就是说,一方面加强调控,一方面抓好保障性住房。
同时,处于“夹心层”的人们开始受到关注,提出增加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住房的供应,帮助那些既不属于保障性住房保障对象,又没有能力进入市场的家庭解决住房问题。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从政策面来看,抑制投资需求仍将严格执行,二套房贷政策不会松动,加上保障性住房政策的落实预期,都将加重观望氛围,短期内不确定性较大。处于宏观经济形势发展和政策调控带来的变化之中,房地产市场在调整中寻找新的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