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17日发布了去年全国价格举报情况分析。举报案件数量占前五位的是客运价格和停车收费、教育收费、房地产价格及物业管理收费、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和成品油价格,五个
领域合计查处举报案件29596件,占查处总数43835件的67.5%。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说,今后将进一步加大举报案件查处力度。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保持高度敏感。做好重点
领域价格矛盾纠纷的排查工作,采取有力措施,化解价格矛盾。
由于两年来各级价格主管部门相继开展了教育收费、医药价格、电力价格、涉企收费、电信服务价格等专项检查,有效遏制了这些领域价格违法的势头。其中,公安机关收费、电信服务价格、教育收费及电力价格举报案件下降幅度较大,分别比2006年下降了52%、50.8%、32.3%、31.7%。
房地产价格和物业管理收费多年来位居举报数量前列。2007年全国查处房地产价格和物业管理收费举报案件5272件,与2006年的5624件相当,继续保持在高位。另外,成品油价格举报较为集中。2007年全年查处成品油价格举报案件1536件,比2006年的1390件增加10.5%,其中10-12月合计查处成品油价格举报案件1353件,占到全年查处总数1536件的88%。主要原因是10月份后成品油供需矛盾突出,一些经营者趁机加价销售。
分析显示,不正当价格行为逐渐成为举报新热点。群众举报的主要问题包括:一是一些经营者趁去年价格总水平有所上涨,市场价格波动较大之机合谋涨价,一些龙头企业带头涨价,业内其他企业跟风涨价。二是个别行业协会协调业内经营者集体涨价。如世界方便面协会中国分会三次组织方便面生产厂家协商上调方便面价格,国家发改委查实后予以公开通报,协会公开道歉,相关企业出台优惠促销措施。三是经营者散布虚假涨价信息。一些经营者人为编造并且扩散虚假的涨价信息,造成市场价格信号导向错误,引起社会恐慌,推动商品和服务价格大幅度上涨。(周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