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不少发达国家的实践表明,基于良善的制度设计,住房保障已不再是政府的财政包袱,相反,它还是经济增长的机遇。
这个机遇意味着良好的住房保障,能使劳动力成本得到控制,竞争力得到充实,工业化、城市化得到加速,社会和谐得到巩固。
但这还不够。事实上,住房保障本身,已表现出一种强大的可持续的生命力,并成为能够产生稳定回报的投资品。
“住房保障经济”——如果我们能够这样说的话——它的实现方式不一而足。英国在二战之后的经济增长期,大量廉价劳动力进入城市,可他们无钱安居,也没有房贷信用。在这样的情况下,英国政府大规模发展社会住宅,提供廉租住房。到1980年代,在这些劳动力积累了足够的经济实力之后,再将社会住宅私有化,收回了投资。
大量从银行借贷的社会住宅投资因此实现了回报,而最大回报获得者是整个社会。一个人操劳一生能换得一套房产,意义重大,这意味着他还能“以房养老”。
近年来英国政府再一次推动住房保障建设,伦敦2004年新规划把可负担住宅的2016年理想目标提高到50%,2016年现实目标锁定为35%。
住房保障温暖人心,我们还必须认识到——它还是一种发展方式。
2007年8月,《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出台。今年3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成立,“抓紧建立住房保障体系”被列入《国务院2008年工作要点》。在神州大地,住房保障已是时不我待。
此时,中国正面临复杂而严峻的内外经济形势。如何遏止CPI过快增长,如何吸纳泛滥的流动性,如何应对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经济失速,是中国经济必须解决的难题。置身这样的背景,中国的住房保障政策应该有怎样的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