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房地产开发商降价售楼的同时,一些炒房者也抵挡不住资金的压力,开始往外降价吐房。记者从深圳中原地产证实,作为深圳豪宅代表的香密湖一号,炒房者近期也准备降价1000万元以求速卖。据悉,这名炒房者2006年全额贷款1618万元买下这套别墅,高峰时曾经叫卖3800万元。
“目前,对于房地产公司而言可谓是一个融资‘冰冻期’,去年金融调控将开发商的自有资金提高到了35%,并且严格规定项目只有开发到中后期才能贷款。做这行这么久了,头一次感觉到资金这么紧张。”北京某房地产公司老总接受记者采访时无奈地说。
银根紧缩切断了楼市资金流入渠道
记者了解到,开发商闹“钱荒”绝非偶然。从银行贷款方面看,尽管目前有关银行放松二套房贷款的传言不断,但从总体上看商业银行住房贷款的闸门仍然把守得比较严。
记者从某商业银行授信审批部了解到,由于该银行对房地产的贷款额度在总贷款量中的比例是固定的,目前对房地产企业的放贷情况基本是两个极端。只要还有放款额度,信用良好的大企业随时都可以拿到贷款。但据了解,这些企业中部分企业目前并不存在资金问题,没有贷款意愿。而对于中小企业,该银行态度十分谨慎,几乎不予考虑。针对外界关于商业银行对房地产企业贷款出现松动的说法,该银行表示不太可能。
一方面是贷款闸门被全面收紧,另一方面多家银行今年的贷款额度也普遍少于往年。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银行业人士透露,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深圳分行的新增贷款额度每一家都不到100亿元,其中工行约60亿元,建行60亿元,农行40亿元。而建行深圳分行去年一年就发放了140亿元的个人住房贷款。
不仅房地产开发贷款被全面收紧,记者还注意到,银行对曾经“兴风作浪”的炒房者也收紧了钱袋。“我们的态度很明确,个人住房贷款主要满足自住需求。”中国农业银行深圳分行个人业务部总经理助理寿永春表示,他们在房贷方面保持了比较稳健的发展,其方针就是满足自住、规范投资、遏制投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