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正是这些客观问题,成为许多二手房交易逃避税费的“理由”。在非网签的二手房交易过程中,一些中介公司会与购房者签订两份合同,申报的合同价格要远低于实际的合同价格,中介公司因此赚取一定的中间金额,购房者则因为有了逃税空间,通常乐于配合。
“网签的价格是实际成交价格,无法避税,这对中介公司和购房者而言,无疑损失了一笔‘冤枉钱’。”高晗为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假设一个中介公司每月平均完成10笔交易,不走网签每单交易可多赚取近万元,一年累积下来的额外利润将近百万元,“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这种盈利方式对于一些中小中介公司而言算得上司空见惯。”高晗直言不讳。正是在这样的利益驱使下,一些中介公司想方设法逃避网签。
“‘阴阳合同’不仅给国家带来了税收损失,也使得相关部门无法从买卖合同中了解到真实的市场交易情况,影响到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北京中原三级市场部副总经理宫萍这样认为。
行业整顿
据相关人士透露,为将网签全面覆盖、执行到位,北京市建委已经做出了初步构想和计划。即将采取的核心措施是以区县为单位,中介公司通过统一建立的各区县网签窗口录入签约数据,并直接进入北京市网签登记系统。此外,二手房交易还将和税务部门实现信息共享,届时网签合同将升级为税申报单,税务部门可直接依此收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