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首页 > 资讯头条 > 正文

中房协报告认为:房地产企资金来源更加多元化

海西房产网 发布时间:2008.03.24 来源:中国证券报

  中房协日前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披露,随着行业集中度逐步提高,多数房地产企业加快自身的扩张,进入城市数量显著增加,资金来源多样化,而龙头企业更是通过大量购置土地来提升和巩固企业在房地产市场中的地位,通过资本市场融资来扩大规模。

  规模化及跨区域扩张

  报告指出,区域扩张是房地产企业规模化发展的有效途径。2007年,多数企业进入城市数量显著增加,不少公司走上了全国性扩张之路,一些区域性公司也逐渐演变成全国性公司。如万科、中海地产、保利地产和新世界等地产企业进入城市均已达或超过20个。企业对抗风险能力不断强化。

  资金来源多元化

  2007年,土地和资金成为众多房地产企业是否能持续经营的主要因素。上市融资和引进外资成为房地产企业开拓融资渠道的重要战略选择。从年初至12月,包括碧桂园、SOHO中国、远洋地产在内的13家房地产企业成功上市,这三家企业融资规模超过100亿港币。万科、保利地产和金地集团等也通过资本市场获得约100亿元、70亿元和45亿元的融资,融资规模分别相当于这些公司2006年净利润的4.64倍、10.62倍、10.11倍。

  海外资本也纷纷投入与第三产业配套相关的房地产领域。ING、RREEE等国际投资机构旗下地产投资基金,与金地、世茂等国内开发商合作项目,成为房地产企业引进外资的新路。

  投资增速加快

  “融资-买地-囤地-融资”成为2007年笼罩在房地产企业身上的关键词,也导致“地王”频现。房地产企业强者恒强的形式日益明显。2007年房地产上市公司整体净利润同比增长近8成。其中万科高达46.72亿,同比增长116.8%。此外,优秀房地产上市公司通过并购、拍卖等手段扩充土地储备,未来资源优势更加明显。

  优秀企业债务水平趋于合理

  以总资产规模在300亿元以上的万科、中国海外发展等7家上市公司为例。随着规模不断扩大与业务范围的扩张,这7家房地产企业的长期负债也在不断增加。从2004年的24.8亿元到2007年的91.8亿元。虽然长期负债一直在增加,但负债比重一直比较稳定。2004-2007年,7家企业长期负债比重由26.4%逐年缓慢攀升,2006年达37%,2007年二季度回落到36.6%。流动负债中很大一部分是预收账款,将在项目竣工后转为收入,偿还风险较低。

今日热点

楼盘动态

购房专题

更多>>
热门楼盘:更多>>
热点推荐
购房工具

楼市画报

楼盘广告

更多>>
福州楼盘签约:销售排行>>
>>相关新闻 更多>>
关于我们 | 公司招聘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h0591.com © 2007 海西房产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07059661号
客服电话:0591-83711427 客服QQ:18512029 378670880 466844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