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缓GDP增速给转型空间
新快报:东莞在国内应该属于比较富裕、发达的城市,去年DGP总量超过3000亿。但2007年广东的GDP增长量并不高,是18.1%,然后2008年预计更低,为14%。照这个数字来看,东莞发展速度是减缓了吗?
李毓全:东莞的GDP在全省来讲,排在第四位(位居深圳、广州、佛山之后)。但我们东莞的发展,从来不计较GDP多少,增速多少,这个也是东莞人的一个品格,不计较这个。如果我们真的把GDP全报了,我们还不止这个数。
今年,我们要给各级干部指明,我们发展是注重质量的。所以我们制定目标的时候,为14%,比2007年低了一个百分点(2007年东莞GDP增速是15%)。另外,也确实考虑到了东莞今后两三年整个产业调整的力度比较大,我们有意把它定低一点,就是让我们这个产业调整、经济社会转型有相对较大的空间。但我估计,今年GDP增速会跟去年差不多。
关于社会发展
跟广深不比高楼比环境
作为“世界加工厂”,作为一个经济富裕的珠三角城市,“东莞人真的很有钱”。但跟广州和深圳相比,东莞在生态文明方面以及文化文明方面,有哪些优势,又有哪些新的推动措施呢?
对此,李毓全感触良多:“我深深感到:一个城市环境的好坏,对经济的发展、对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对招商引资等,都是非常重要的。至少一个城市给人感觉好不好,是科学发展观最直观的表现。这个城市看上去大家不舒服,你怎么可以说它是科学发展呢?所以2000年之后,我们大概每年拿出100亿—200亿元搞基础设施建设,这几年收效很明显。”
他坦言,东莞的城市建设跟广州、深圳不一样,广州是省会城市、全省的政治中心,深圳是经济大市,是非常有影响力的。东莞不一样,东莞在两个大城市中间,是一个没有县区的小市,但整个城市怎么把握呢?东莞跟深圳、广州不比高楼大厦,只比城市环境。我们有很好的基础和条件:一是东莞整个建筑密度大大低于广深两市,我们有规划空间,房价也比两市低,就有了楼价的空间,土地升级机会更多。加上东莞城市建设暂时滞后,反而有了后发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