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首页 > 资讯头条 > 正文

住房问计新加坡 传建设部更名住房与城乡建设部

海西房产网 发布时间:2008.03.01 来源:华夏时报

  2月26日,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建设部正酝酿改名,新部名暂定为“住房与城乡建设部”。上述人士称:“原本的方案是‘城乡建设与住房部’,后来考虑到住房问题的迫切性,就把‘住房’两字放前面了。”

  建设部的一位人士否认此说法,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表示,没有听到过此消息,“不知道这是哪里传出来的”。

  一位分析人士指出,从目前的态势来看,中国的住房路线很可能参照新加坡模式。如果真是如此,“那往后建设部的责任将更加宽泛”。

  高房价之痛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的一项研究显示,2004、2005和2006年,全国房价分别上涨9.7%、7.6%、5.6%。连年飞涨的房价烧灼中国经济。

  以上海一地举例,上海市统计局的数据表明,2004年商品房均价6385元,比2003年上涨14.6%,到了2007年,商品住宅均价直涨到每平米8200元,上海人一直排斥的郊区,诸如青浦等地区的房价也涨到每平米均价7000元。

  高房价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出现了房奴,掀起了“不买房运动”,一些无奈高房价的自住者甚至决定集资建房。2005年3月30日,国务院出台《关于切实稳定住房价格的通知》,再次表明了调控房价的决心。这在之后被评为“国八条”的调控措施,对当时的狂热楼市起到了敲山震虎的作用。

  时钟转至2007年,排队买房再现,上海房价再次飙升。“越调控房价越高。”一些人如此评价道,如何才能控制房价考验着决策层的调控能力。

  住房保障上路

  2007年以来,决策者逐渐找到了调控准心。

  2007年8月,《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出台;11月底,包括建设部在内的多个部委联合公布了《廉租住房保障办法》和《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建设部设置住房保障与公积金监督管理司。

  建设部副部长姜伟新近日指出,今年建设部要抓紧做好三项工作,这三项工作,除了抑制房价过快上涨之外,其余两项都事关住房保障。姜伟新说:“抓紧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其次加快调整住房供应结构,在着力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同时,要把帮助中等收入家庭解决住房问题作为一项重要任务。”

  房地产开发商表示,中国住房问题应该分为“政府负责住房保障,开发企业商品房市场”,即市场归企业,保障归政府。此前城市居民对房价过高有意见,也常对政府住房保障做得不够提出指责。

  佑威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薛建雄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目前的情况看,他觉得中国很有可能走新加坡的住房路线,政府要提供50%以上的城市住房。

  建设部新思维

  “如果建设部改名,这从更宏观的方面显示了管理层调控楼市的决心。”一位接近管理层的人士指出。

  知情人士称,建设部的工作正慢慢转向住房保障。“但也不能说规划不重要,应该说各有侧重。”

  易宪容向记者表示,从世界各国走过的路来看,现代住房保障体系不是建立一些廉租屋,也不是仅建造一些经济适用房及限价房,而是一个包括全社会居民的住房保障制度。而对于全覆盖的住房保障体系,应该是以市场为基础,而不是由政府来替代,否则政府是没有这种能力的。政府能够做的只是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来帮助不同收入居民解决其住房问题。

  业内人士建议,建设部现有的一些审批之类的工作,未来可以考虑跟交通部这样的部门合并,建设部主要力度放在住房上。

  中国房地产协会秘书长顾云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建议,除了房价、保障性住房之外,节能减排、环保、节能省地型住宅、房地产的绿色发展问题也需要更大关注。

 

 


 

今日热点

楼盘动态

购房专题

更多>>
热门楼盘:更多>>
热点推荐
购房工具

楼市画报

楼盘广告

更多>>
福州楼盘签约:销售排行>>
>>相关新闻 更多>>
关于我们 | 公司招聘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h0591.com © 2007 海西房产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07059661号
客服电话:0591-83711427 客服QQ:18512029 378670880 466844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