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还是那么红火,但进入冬季后,房产中介行业似乎也遭遇了寒流。
最近重庆市江北区建新东路3家房产中介先后打出"门面转让"字样,紧闭的卷帘门上挂着转租电话;而仅在2007年7、8月份,江北区建新东路不到500米长的街道两旁新开的房产中介就有七八家之多。
记者发现,自2007年底以来,重庆市二手房市场遭遇"寒流",受此影响,一些房产中介选择关门"过冬"。"最近两个月,公司所有店面客户来访量和成交量明显减少,二手房买卖双方观望气氛十分浓厚。"重庆钢运置业公司负责人说,如果二手房交易继续像现在这样清淡,到下一个月,重庆房产中介关门歇业的会更多。
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全国最大房产中介"创辉租售集团有限公司在上海将近200家门店,一夜之间几乎全部关闭。而此时在创辉租售官方网站,关于未来5年全国范围开3000家店的战略布局,还赫然在列,并已着手上市准备。
去年8月前后,创辉租售进入上海,短时间内签署约200家门店的租约,签约规模迅速超越沪上中介门店数量第一的上海中原地产。
业内人士认为,对楼市估计过于乐观,不按照行业规律运营是创辉租售在上海失败的根本原因。
为何这么多中介相继崩盘
《广州日报》评论:在房价拐点之争尚未明朗之际,接二连三地发生地产中介关门停业甚至倒闭事件,让不少人兴高采烈,并很自然地将其与房价联系起来。其实,创辉租售的濒临崩盘与房价的下跌以及房市的调整并无直接关系,即便是创辉真的倒闭了,其对房价和房市的影响也极为有限。因为虽然创辉号称全国最大规模,但这个最大规模是靠过度的扩张而换取的门店数量迅速累积起来的,这种扩张需要周转的资金不是个小数目,再加上管理跟不上,在楼市的寒风中,关闭停业就不出意外了。
当然,人们之所以对地产中介的倒闭表现出过多的感情色彩,主要还是缘于很多地产中介充当了虚高房价的幕后推手。"炒家"盛行,"炒风"一片,造就了地产中介业的大"繁荣"。反过来不少地产中介挪用占用客户资金参与炒房、在背后大吃"差价"等违规行为,又助推了房价的快速走高。更过分的还有无良的中介老板卷款潜逃。而这一切,一方面是由于房地产中介自身发展的良莠不齐,另一方面则是我们相关监管部门对房地产中介监管的缺位。
地产中介作为市场经济的一个产物,它需要一个从无序到有序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何缩短其阵痛期,在规范行业发展之时,保护消费者的利益,需要相关职能部门做好引导和监管的责任。为何这么多房地产中介公司相继关门?泡沫式扩张已经拖垮了一个"创辉",如何避免出现更多的"创辉",需要行业自身的反省,更需要有关部门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