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首页 > 资讯头条 > 正文

房价下跌真会死人?08年房地产将择机大幅反弹

海西房产网 发布时间:2008.02.25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 东方愚

   如果果真如此,一场凌厉的房价下跌风暴的到来,就更有必要了。

  2007年末,中国房地产市场一场有关“拐点”的争论闹得满城风雨,王石、任志强、潘石屹等多位“地产红人”参与其中,在传媒的放大效应中,争论升级,但结论难明。

  1月10日,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报道了2007年最后四周北京房价走势:第一周北京房价下跌10.09%,第二周下跌0.75%,第三周上涨12.88%,第四周下跌20.25%。

  然而,2007年最后一周,老潘的SOHO北京公馆开盘,平均售价4.2万元/平方米。市民哗然,传媒大惊,有关部门甚至有些“不满”。

  房价跌不下来是客观事实,但令笔者诧异的是,最近,将房价难跌的理由归结于“房价下跌会死人”的苗头再次蹿升,犹如野火烧不尽,振振有词,气势汹汹。

  不错,李嘉诚“房价上涨的时候未必会死人,房价下跌的时候却一定会死人”的观点曾被奉为名言,假设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彻底殃及内地房地产市场,用哀鸿遍野来形容金融机构一点也不夸张。

  但现在的境况不同。

  虽然现在我国80%左右的土地购置和房地产开发资金,直接或间接地来自银行贷款,个人按揭贷款保守估计也占银行贷款的20%,创下近年来新高。但是,银行也是市场主体,如果房价跌幅在20%~30%以内,如果资金着实吃紧,下策之一至少可以通过出售放贷当初地产商抵押的楼盘或土地。事实上,从银行也可能“做多股价”,特别是股指期货推出来后,大的银行股离反映经济起伏的功能非近而远,相反更是一种套利工具。从资本市场上融资去填补现实业务的呆坏账,这是金融和地产业乐此不疲的游戏。

  而如果危机爆发、房价大幅下挫呢?我们拿一个人和一家银行为例,来看看美国市场。

今日热点

楼盘动态

购房专题

更多>>
热门楼盘:更多>>
热点推荐
购房工具

楼市画报

楼盘广告

更多>>
福州楼盘签约:销售排行>>
>>相关新闻 更多>>
关于我们 | 公司招聘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h0591.com © 2007 海西房产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07059661号
客服电话:0591-83711427 客服QQ:18512029 378670880 466844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