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经济发达城市的提案内容倾向于对商业地产和住宅都征税。
各个城市在物业税"空转实"申报中十分积极,其主要原因是物业税是对固定资产持有环节征收,之前有说法是物业税归地方政府。如果这样,则物业税将给地方财政收入带来巨大利益。
以北京为例,商业地产楼面面积保守估计在4万平方米以上,保守估计每月也可增加税款4亿元,一年就增加税款50亿元以上。上海市房价升值更高,原来每平方米5000元的商业物业如今已经上涨到了2-3万元/平方米。按照物业评估值征收1%的话,上海市财政收入将增加上百亿元。
记者获悉,各地物业税"空转实"方案的前提均是不增加纳税人负担,都将采取降低流转环节税负的方式来平衡税收。如果按照各地申报的物业税"空转实"方案,将是中央与地方财政收入的一次再分配。
上述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各城市申报方案另一个存在较大争议的地方是,各地申报方案不一,物业税是否能分地区执行?
北京市地税局局长王纪平告诉记者,北京住宅数量庞大,而且产权不一,对北京住宅和商业全面征收物业税不太可能。
而有财税方面专家倾向于物业税应该承担房地产宏观调控功能,一旦推出就要对全国过快上涨的房价起到抑制作用。
如果征收物业税,则一些诸如医院、军队等非盈利单位持有的物业也要征收,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最关键问题是,关于物业税归属问题仍存争执,是归中央还是归地方并没有最后明确。据悉,在这次"上书"以后,几个主管部门仍对物业税归属问题有较大分歧。
影响:商业地产有走低趋势
据高力国际顾问公司24日发布的研究报告数据,受信贷政策和物业税预期影响,北京商用物业、写字楼等商业地产成交量和价格在2007年第四季度呈现双降趋势。市场价格反应灵敏的亚运村和中关村地区写字楼租金还出现了明显下降。
截止到2007年末,北京市写字楼空置率达到16%。
高力国际投资与项目部董事黄卓伟告诉记者,2007年第四季度北京市中高档住宅市场和其他商业物业出现空置率上升等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市场供应变化和人们预期改变。
中高档住宅和商业地产成交量下降的另一个原因是需求量下降,多数购买此类住房的人为投资需求,而非自住。因此如何以合适价位将手中所购豪宅出售,是买家购买之前就需要考虑的问题。由于物业税等一系列不利消息影响,房地产市场投资需求下降,并造成了豪宅和商业地产的成交量下降。
胡景晖表示,北京市在开征物业税的同时,有可能将营业税等流通环节税负降低甚至取消,最终通过物业税来达到"持有环节缴税,促进房屋流通"的目的。而第一批进入物业税"实转"的地产已经圈定厂房、写字楼、商铺,商业地产进一步走低的趋势大于中高档住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