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各地陆续按建设部的要求公布了2008年住房建设计划,其中明显加大了规划中保障性住房的建设面积。专家认为,规划内保障性住房的增多,加上未来每年新增土地供应收紧,而其中七成以上又被要求供应给保障性住房,这无疑将对今年各地房价上涨的预期有一定影响。
保障性住房
供应加大
目前,北京、上海、重庆等地区已陆续公布了今年的住房计划。从已公布的几个地区的计划来看,其中一线城市北京的保障性住房占比达到四成以上。2008年北京市计划新建住房2750万平方米,其中新建廉租住房50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300万平方米,限价商品住房450万平方米,其他政策类住房350万平方米,商品住房(不包含限价房)1600万平方米。此外,还将启动一定数量的政策性租赁房。而上海的保障性住房面积要少于北京,新开工住房面积约2000万平方米,其中新建、配建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房400万平方米,将新增廉租住房受益家庭两万户,累计受益家庭达五万户。
二、三线城市中,南京的保障性住房供应相对也有所提高,其中普通商品住房上市总量约为850万平方米,比去年的925.4万平方米有所减少,但经济适用房的供应将达270万平方米。此外,西安、重庆、济南、昆明的保障性住房计划供应分别将实现207万平方米、235.92万平方米、182.08万平方米以及414.8万平方米以上。
65%受访者
预期房价将下跌
根据建设部在去年底召开的全国住房建设计划工作会议上的部署,各地在2008年1月底前要向社会公布2008年度住房建设计划,3月底前要公布2009年住房建设计划,6月底前要公布2008年至2012年住房建设计划。目前,全国各大城市已陆续公布了今年的住房建设计划。其中,住房保障及供应结构调整成为各大城市今年住房市场发展的主要着力点。建设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公布住房建设计划,很重要的一点是给老百姓吃一颗“定心丸”,让他们有一个市场预期。那么,住房建设计划的公布是否影响到了购房者的市场预期呢?本周,《上海证券报·地产投资》联合知名房地产门户网站“搜房网”进行了相关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