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们也很想回报社会。”江苏亚细亚集团国贸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龚国钧说。
在江苏省政协十届会议小组讨论期间,“社会责任”成了江苏的房地产企业家们热议的话题。聚焦教育、呼吁廉租房、关注弱势群体,让记者看到了房地产商的另一面。
“慈善”也要交税
“说到企业家,媒体就‘妖魔化’,一说到开发商,大家就觉得是坏人,”龚国钧说,“其实,以我来讲,年纪一大,就想着为社会做些什么、回报社会点什么。”
龚国钧旗下的亚细亚集团以商贸、房地产为主,在政协小组会议上,他首先提出了企业家支持慈善事业的一点“困惑”。
“以前的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只能拿本年利润的3%搞慈善,假设盈利1000万,就只能拿出30万来搞慈善事业,其他的部分还照常收税。新的企业所得税法放宽了限制,企业可以拿出8%,但我们用于慈善事业的远远不止这么多。”一些企业家也反映,他们之前用于慈善事业的捐款,发票手续上有了问题,虽然没有超过限制,可还是按照33%收取了企业所得税。“其实说到底,这也出于国家对我们这部分慈善基金的‘不信任’,怕我们会打着慈善的名义偷税漏税。”
“在香港和国外发达国家,慈善主要是交给社会在做,企业家成立一个基金会,募集和管理捐款,这部分钱可以决定如何使用,但企业自己不能拿出来。这是一个很好的慈善机制,但我们国家还不允许成立这样的基金会。更何况,现在的法律框架与慈善事业相差太远。”龚国钧认为,中国企业家搞慈善事业,缺少的并不是企业家的热情,而是更深层次的法律和政策支持。“我们呼吁能够成立企业基金会或者私人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