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将投入30亿,力争明年内修复保护三坊七巷历史文化保护区内的159处文化遗迹,其中,7处国家文保单位今年底前基本修复完毕 。
去年上半年以来,福州三坊七巷进入全面的大改造。一个焕发全新生命力的三坊七巷,即将呈现在世人面前。
很多人也许不知道,三坊七巷得以焕发新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2004年的一个政协提案:《关于加快抢救、修复和保护三坊七巷的建议》。
今天,本报“两会”聊天室请来了当年牵头提出这个提案的刘以籁,和有关政府官员、专家、市民,一起聊一聊三坊七巷的话题。老刘说,“2003年,我就去了十多趟,越走越有味道。”他希望,三坊七巷应该具有清明上河图那般美丽的画卷。
同样要说明的是,本报“两会”聊天室在“两会”期间,一条热线968111,一个电子信箱gyh@hxdsb.com,随时恭候市民畅谈您所关心的话题。
为什么要提出这个提案?
主持人:很多读者都很关注,您当初为何会想到这样的提案。
刘以籁:因为它是福州城市的文脉,它不能被切断。破败不堪的三坊七巷不能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彻底倒下。
主持人:提案提出后,反响如何?
刘以籁:提案一提出,就引起省领导关注,并作出保护批示,有的省领导还多次到三坊七巷视察;省政协调研人员,又是现场调研又是开座谈会;2004年,福州市表示将分步骤修复三坊七巷。后来还有不少委员和提案单位提出保护三坊七巷的建议,三坊七巷未来的轮廓越来越清晰。
(话外音:2006年7月6日,福州市专门成立了三坊七巷保护修复工程管委会,全面统筹开展工作。去年,保护修复工作转入全面修缮和基础设施建设,按照省政府“三年基本建成、五年全面完成”的目标,许多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