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首页 > 二手房动态 > 正文

吃差价终吞“苦果”中介闭店潮来袭

海西房产网 发布时间:2008.01.18 来源:新京报

     ● 业界称,2006-2007年楼市火热使中介比拼规模、哄抬房价,市场无序状态被放大

     ● 行业秩序在调整中逐步归位,二手房行情对整个楼市的走向将真正起参考作用

     在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房地产行业的产业链之中,中介行业一直被认为是楼市的“脸谱”或“晴雨表”。而目前,一场席卷全国的“关店”风波正在上演,虽然退出市场的品牌比例不算大,一些公司所关闭的店面数量也没过20%的正常调整限度,但这依然加速了市场的恐惧与担忧。

     中介是什么?与房地产整体市场之间到底存在怎样的关系?中介不仅仅是一个晴雨表,也绝不是房地产产业链条上最脆弱的一环,因为在目前的环境下,大量的公司依然在生存,更有公司已经开始了新一轮的布局。经受淘汰洗礼后的中介行业,将在房地产市场中充当最为关键的环节之一,促进楼市的市场秩序与信息的归位。

     【探因】比拼规模、吃差价终吞“苦果”

     美联地产的总裁郭应龙讲一口浓重的香港话,在用普通话和北京本地人交流时,显得非常不适应;而他所领导的美联地产公司团队在北京发展业务时,也经常觉得同样难以适应。“这个行业所表现出的种种经营方式让人觉得秩序混乱,难以接受。”他说,北京楼市在2006年到2007年出现了一二手房售价快速上涨局面,不少中介公司都在迅速圈地的时候,他的公司并没有掺和进来,“看不懂的市场,我们不愿意轻易涉足”。

     与美联地产同属香港知名企业的中原地产,在2006和2007年也对快速上涨的行情采取了冷眼观看的态度。中原地产华北区董事总经理李文杰说,坚持稳步开店的策略,源于经历过香港金融风暴洗礼的公司领导人施永青对中原在内地的发展有严格的限制,“要规范经营,不吃差价,不要暴利,发展要稳步,不盈利不开店,要经营效益,不要数量规模”是基本的原则。

     在这些外来者眼里,前年及去年内地的中介行业正好处于与他们所倡导的经营思路的相反方向:比拼规模、跑马圈地、吃差价、哄抬房价,楼市的无序状态在中介行业被放大。

     我爱我家副总裁胡景晖也历数了最近处于舆论风口浪尖的几家公司的多宗“罪”,得出的结论是:中介行业部分公司扰乱了房地产交易环节的秩序,扰乱了楼市价格的正常变动秩序,助推了不理性炒作,最终让自己也受到了惩罚。

今日热点

楼盘动态

购房专题

更多>>
热门楼盘:更多>>
热点推荐
购房工具

楼市画报

楼盘广告

更多>>
福州楼盘签约:销售排行>>
>>相关新闻 更多>>
关于我们 | 公司招聘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h0591.com © 2007 海西房产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07059661号
客服电话:0591-83711427 客服QQ:18512029 378670880 466844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