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读仁文大儒世家豪宅价值之一
世上本无所谓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康庄大道。
这对应而今的仁文大儒世家,可谓恰如其分。从2005~2008年短短四年间,当3000多户业主,其中64%的来自城中央——鼓楼时,一条被时尚人士、被精英分子开过的道,成为人们神往之途,在这奔赴过程中,他们看到了大儒世家的领导力、风向力与诚信力。
对一个“外来和尚”来说,这段唱经之旅并不容易。为此,本报将从区位价值、山水价值、文教价值、品质价值、人居价值等五个方面,透视仁文建设是如何历经4年奋斗,将鼓楼最后一块拥山绕水的处女地变成真正的鼓楼CLD,这中间涉及建设者的承诺,投资方、设计者与购房者的互动,系列活动带来的邻里文化,还有一种因儒家文化底蕴带来的传统教育……
鼓楼CBD
背后的CLD
每座城市都有一个精神路标,在福州,无疑就是鼓楼。
这种精神路标为31万平方米的鼓楼区带来了56万人口,其中19万是外来人口。有人气的地方,就有商机,就是繁荣。在鼓楼区,五四路、津泰路遍布金融业、资讯业、会展业、宾馆、酒店、商业中心等,楼宇经济与商贸中心让鼓楼成为省会福州名副其实的CBD(中央商务区)。
与CBD相对应的必须是一个距离适宜、体量较大、品质较高的CLD,它盛载的是人们体面行走于繁华之地后,或欣喜、或疲倦的灵魂。这种时代的机遇落到了鼓楼西700亩、拥山绕水的仁文大儒世家身上。
大儒世家位于鼓楼西区,紧邻两山一水,承启江滨板块及西二环板块高尚居住带。从大儒世家门口通过、连接两个板块的梅峰路修建通车,真正使得大儒世家“离尘不离城”。从此,30米宽梅峰西路,仅2公里路途,3分钟车程,就可以穿过新兴高尚居住带(运盛美之国、融侨三区、梅海园等),直达二环路、东街口中央商业区、省政府行政中心,这种便捷的交通,既让大儒世家与繁杂的商务有一定的距离,同时又在最短的时间内可到达CBD,与城市中央“若即若离”。
区位价值
成就收藏时代
或许就是这种尺度的距离感,带来了大儒世家的价值,更准确地说,是区位价值。
最先嗅到这种价值,并促成这种价值实现的是城市规划者与大儒世家开发商。当2004年,人们视线还在鼓楼CBD窄小的空间中寻找家园时,一场“鼓楼中央生活区发展论坛”将大儒世家推向前台。在会上,鼓楼区政府明确提出,要将西区打造成鼓楼的中央生活区,与中央商业区东街口衔接。于是,700亩的仁文·大儒世家开始了4年耕耘。
2005年仁文大儒世家初露端倪。当时,感知“春江水暖”的先知者们与大儒世家一起,迎来第一波升值高潮;到2006年,更多的人们沿着先知者道路开始行走,据统计,一期的观岚、二期的卧琥、藏珑和三期的御峰,其中64%的购买者来自鼓楼区,这种购房看鼓楼人的“鼓楼效应”又为大儒世家迎来优质的客群。
如今,活跃在大儒世家业主论坛、系列活动中的有来自各界的精英人士,如金融界、地产业界、政府公务员、大学教师、自由职业者、企业主等,他们的一些人居思路也影响着这座CLD的形貌。
随后,鼓楼区土地资源日益稀缺,如2006年,鼓楼区仅出让52亩土地,占全市总量的2.5%;2007年,鼓楼区共出让46.51亩居住用地,占全市总量的5.7%。大儒世家也随即成为一种绝版的资源,其区位价值更显突出,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这样说,是收藏大儒世家的时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