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建筑学会秘书长曹嘉明日前在同济大学举办的“2008上海市建筑学会年会”上呼吁:“中国建筑在追寻设计时尚化、现代化的同时,不应忘记传承传统建筑文化,不要忘了用‘适用、经济、美观’为原则,设计建造出具有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的现代建筑。”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建设规模的逐步扩大,建筑设计中抄袭、模仿、复制现象十分普遍,导致“南北城市一个样,大城小城一个样”“千城一面”的现象日趋严重。
曹嘉明指出,近年来各地具有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的城市风貌正在消失,代之而来的是千篇一律的建筑物,提升中国建筑设计原创力的问题不容乐观。
为了赶时髦一味求新求奇,追求成为标志建筑,反而忽视建筑实用功能和环保性也是当下中国建筑的弊病之一。曹嘉明说,建筑创作不能忽视甚至牺牲建筑功能,一味追求建筑形式;不能忽视内在品质,留下安全隐患,浪费资源;不能忽视对传统文化和优秀建筑遗产的继承和研究,盲目复制、模仿外来的建筑形式;不能缺乏城市设计和建筑群体概念,盲目以城市的中心、标志自居。
他表示,中国的建筑师应该尊重和珍惜城市的历史传统、地域风貌和民族特色,要从自己所在地域吸收地方建筑文化的宝贵养料,去创造中国各个地域、各个城市和各个民族的具有个性特色的“地方现代建筑”,这样建筑的“民族性、地域性、时代性”才会真正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