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了买房抑郁症
在一家保险公司上班的Vakreg今年35岁,月薪4000元。妻子的工资比他稍稍少些,是一家汽车公司的销售经理,月收入3000元。虽然两人的收入在武汉来说还不错,但他们还是觉得钱完全不够用。
2005年,结婚三年的他们,存款达到15万元。Vakreg的第一反应是贷款买一套自己的房子,免受和父母挤住一起的烦恼。
当年全国楼市低迷,很多购房者处于观望中,但Vakreg还是决定在江汉路买一套120多平方米的新房。父母希望他能住在附近,可他觉得复兴村的楼盘太没档次,江汉路是时尚的前沿地,尽管房子单价高,但他还是以按揭形式,贷款15年买了一套。
装修时,Vakreg手头没钱了,只好找亲戚朋友借。尽管是借钱装修,但为了显得气派,他尽量用一些高档材料。装修完毕,大家来看房,都十分羡慕,他和妻子也乐开了花。可还款时,他和妻子的心情就变得很恶劣了,因为每个月必须将钱打进银行。妻子还专门买了一台小型计算器,每个月还款后,算还差多少贷款。
住在新房里,他和妻子经常有这样的感觉,这个月算又白干了。最令Vakreg绝望的是:从今开始,15年里,自己也许会像其他有房贷的同事一样,工资一发下来,就直接去银行还贷,以免一不小心就将钱花开销掉了。妻子以前每个月都要买新衣,今后多久才能买一次?以前每个月都要外出吃几次大餐,现在只能在家做饭吃了,这样的日子还要过多久?
尤其让Vakreg不安的是,妻子好像患了“买房抑郁症”。没买房前,妻子每天心情愉快,买房后却整天耷拉着脑袋,晚上还经常因为房贷失眠。前几天的一个晚上,Vakreg和妻子在江滩散步,她情绪十分低沉,一会说很不想上班了,可是辞职后又怕找不到工作,一会说想要一个孩子,可还款压力大,怎么能生小孩?
Vakreg觉得人生有些悲壮,简直可以套用里尔克的诗:哪里有什么幸福可言,挺住就是一切。
点评:人生没有太多的如意,但如果不讲面子,买一个适合的户型,进行适当的装修,也许会快乐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