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之际,相关部委已开始研究这一问题的对策。
此次建设部提出的应对措施,不是扩大经济适用房供应范围,而是扩大有争议的限价房以及租赁房的供应规模。
而在地方上,认识已开始逐渐转变为行动。
近日,天津、辽宁和北京等省市相关负责人已表态,针对中等收入家庭这块,将加大限价房的供应量。北京2007年度确定的530万平方米保障性住房和“两限房”已全部实现开工,2008年将建设限价普通商品房450万平方米。
汪光焘提醒,各地要规范限价房定价管理、供应对象、上市交易等制度。
北京市建委主任隋振江坦承,“两限房”怎么卖是个难题,北京正在研究。“由于北京住房市场复杂,投资性需求比较大,限价房我们要规定不能随便买。”
此外隋振江透露,北京还拟推出政府租赁房和市场租赁房,面向“夹心层”,使住房保障分层体系更严密。
与北京先限价房后租赁房相反的是,福州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的办法是,先市场经济租赁房,后限价房。对此,建设部的政策是鼓励地方创新。
调控预期
对于2007年全国大中城市房价高企的状况,汪光焘认为,推动房价上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资金流动性过剩,合理改善住房需求和投资需求并存,价格调控机制不到位,房地产企业违规开发、虚假广告、中介机构违规经营等老问题尚未根治,调整住房供应结构步伐较慢等。
“深层次的原因是住房体制机制还不完善,符合国情的住房建设和涯J交刮唇ⅰ!蓖艄忪馑怠?/p>
对于今年调控工作,汪光焘强调今年的措施是“坚持保障生存性需要、支持自住性需要、引导改善性需求、抑制投资性需求、遏制投机性需求”。
此外,建设部要求各地将在1月底前向社会公布2008年度住房建设计划,3月底前公布2009年住房建设计划。
其中将重点明确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限价商品房和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的结构比例、建设规模,并落实到具体地块、项目。
“住房规划搞得这么紧,背后讲的是宏观调控的社会预期,是让老百姓看到有房要盖的同时是有期限地盖。”汪光焘解释说。
从今年开始,建设部还将与国土资源部合作,介入房地产开发的前期工作,控制单宗土地供应规模,明确项目开竣工时限,确保供应出去的土地能够及时开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