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7年福房指数分析报告来看,今年1月份成交量最高,达55.79万平方米;之后到7月份,持续下跌;到8月份,出现萎缩后的首次放量增长;之后又开始持续下跌,成交量又明显萎缩,11月已跌至历史最低水平,只有15.54万平方米。
虽然成交量远不及去年,但房价却一路高歌。从去年底均价突破5000元大关以来,2007年,房价节节攀升,到11月份,均价已达6959元/平方米。市场出现了明显的价涨量跌的状态。
这与市场的状况息息相关。上半年土地供应量减少,不少开发商在留意新项目地块的同时,采取小放量增加推盘次数的做法,延长开发周期,商品供应量减少;房价稳步上涨,楼盘仍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楼盘打折基本不可能,能买着已是万幸;不少消费者担心再不购买,以后将再难购买,股市里买涨不买跌的心态,在房地产里也通行,因此虽然房价上涨,需求量仍在上涨;股市行情看涨,让一部分资金流向股市,小部分的消费者放缓买房计划。
进入8月,成交量上升,福州大学房地产研究所王阿忠博士分析,由于受到股市的影响,开发商看淡六七月份,而压盘推迟销售,然而,深圳等城市房价的上涨却激发我市8月份的成交量在压盘后巨幅反弹;从另一方面看,8月楼市,为“金九银十”的房地产市场做预演,以烘托市场热度;此外,三坊七巷的改造也产生了部分的被动性住房需求,使这一部分群体走向购房市场。
然而,随着国家宏观调控力度的加大,央行数次加息,二套住宅增加首付,“9·27”房贷新政等政策的出台,消费者由急于入市购买转成持币观望态度,导致9月后成交量下滑,到11月份成交量创历史新低。下半年,楼市进入一个微妙的阶段。楼市中很久未见的营销手段,例如优惠促销,以刺激销售量,然而,部分开发商采取的这些“救市”措施,只是起到了暂时缓解的作用,楼市成交量仍未明显上升。消费者开始回归理性置业,自住房的需求比例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