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供需博弈
市场中的供应与需求的博弈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特别是对于持续调控中的中国楼市,供求格局的变化更因左右着房价趋势而备受业内重视。在业内人士看来,一系列调控政策对楼市供需双方造成了影响,但在目前“胜负未分”的情况下,房价转折与否也依然是“雾里看花”。
对于供给方,政府源头性的控制似乎无妨短期供应的量价格局。上海五合智库总经理邹毅就指出,尽管开发商面临销售量萎缩、资金链紧绷的局面,但面对当前房价还在继续上涨的局面以及持续看好的心理,许多开发商便不愿损失“捂盘”可以带来的超额收益。
不过政府频频出台政策以从源头上抑制房价,如规范土地出让使政府能够根据市场需求更加快速、适时地供应土地,并缩短建设周期;对土地出让金缴纳时间的缩短,则是期望地价能随着土地市场上的资金缩水而逐渐回落;而保障性住房的加大投入和管理,无疑是对房价回落最直接的一剂“强心针”。
“从目前出台的众多政策来看,政府上午总体思路都是在向加大供应转变。”邹毅表示,“但是我们也应看到此种调节具有滞后性,同时在具体的落实过程中又将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从开发商角度来说,比如加息一方面减少了开发冲动,但另一方面也有增加的开发成本向房价转移的可能。”
对于需求方,眼下的观望氛围无疑对市场预期影响很大。五合国际集团总顾问刘力表示,目前在一手房市场上,低总价、小户型房源依然销售良好,因为购房者以首次置业者为主,加息和房贷新政对其影响不大;一些高端产品也还好,因为此类项目一次性付款或首付比例本来就很高;影响较大的则是一些中高档项目,因为新政对改善型需求和资金不是很充足的投资者影响较大。同时,二手房市场受新政的影响似乎更明显,呈现出“量缩价平”的趋势。
“从长期来看,特别是大中城市仍拥有较大的刚性购房需求,并且近年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使得大中城市消费者的财富增长速度也在加快。因此,如果没有连续一贯的稳定政策,在观望期过后,市场可能最终依然要面对需求释放带来的价格补涨。”刘力认为,“所以说,未来供给会继续加大,需求在短期内将有所收敛,但长期内仍然有释放的可能。此轮观望时间的加长将结束此前的疯涨时期,进入一段相对平稳的过渡时期,但后市仍然存在一定的上涨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