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房价回归才是真
在物价高涨不下之际,伴随着楼市的反倒是“拐点说”日甚一日。由于近期北京、上海、深圳等一些主要城市房价和成交量不同程度的走低,有部分楼盘,确实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降价,各种各样的打折促销、优惠再次重现江湖。
暂且抛开这是否就能成为楼市“拐点说”的有力例证不谈,在数年来房价一路看涨的大背景下,拐点论让我们至少看到了一丝房价回落的希望,特别是当降价发生在房价曾经坚挺无比的一线城市时,它透出的信息往往更让人有理由乐观。
然而,假如就以此断定楼市出现拐点,恐怕难以服众。其一,这毕竟只是少数城市的局部现象,并不代表整个楼市;其二,相对于目前虚高的房价来说,可降的空间不小,拐点说需要更大幅度的降价支撑。其实对于楼市到底有无出现拐点,即便是开发商之间也存在分歧。当然,不管怎样,我们都有理由对目前房价的松动表示欢呼。当房价被视为民生问题时,对房价下跌就有了更多的期待。对百姓来说,房价回归理性是一种民生幸福;对国家来说则意味着针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终于奏效,这将有利于下一步的理性回调。
事实上,在楼市价格一路追涨、房地产市场投资一派繁荣的背后,市场风险也越来越为业内人士所提及。美国次级房贷危机的爆发已经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针对楼市的调控措施以前所未有的密度相继出台。再加上明年从紧的货币政策,势必将会对楼市产生不小的影响。
因而,对这轮若隐若现的楼市“拐点说”,还必须持观望的态度。相反,对国家发改委、统计局的11月楼市调查,则不能掉以轻心。它表明,在拐点没有完全出现之前,增加住房供给、调整住房供给结构、加大住房保障力度、抑制房价过快上涨等政策性措施,依然是楼市调控的重中之重。(广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