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数据缺失,政府部门各说各话令购房者无所适从
楼市数据如雾里看花
接近年尾,房地产市场“拐点”之声又再响起。有媒体称北京、广州等热点地区的房价开始有不同程度的回落,市场对于这样的利好消息却是将信将疑。没有权威部门定
期、准确、全面的信息披露制度,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是一片看不透的“迷雾”。
在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家公司搞程序设计的刘泉龙从2007年初就想买套房子。格外关注房地产信息的他,每个月都能从报纸上看到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但平均房价到底是多少,每个区域的价格又是怎样,他仍不得而知。
近两年来,各地市场上不同政府部门公布的统计数据常使消费者陷入“数字迷雾”。
2006年3月,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发布的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指数显示,当年1月和2月,北京新建商品住房同质楼盘销售价格同比增长了8.4%和7.3%。同时,北京市建委和市统计局等部门联合向社会发布,之前两个月,北京市商品住宅预售交易价同比上涨17.3%。
而对于2005年北京房价的涨幅,北京市的数据是19.2%,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是6.8%。
不仅是不同政府部门公布的数字大相径庭,专家学者提供的数据也是千差万别。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发展室主任易宪容认为,当时全国商品房空置率已达到26%,“属于严重积压,必须采取强硬措施,否则将对国民经济带来严重后果”。而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董藩则认为,商品房空置率不足1%,无需大惊小怪。
时间来到2007年,市场还是那个市场,“迷雾”也还是那片“迷雾”。
今年4月,广州市国土房管局称,2007年3月广州市一手房住宅均价出现大幅度回落,与上月相比,每平方米下跌近700元,回落9.1%;中小户型均价环比下降887元,回落13.9%。而同期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统计局发布的调查显示,广州3月新建商品住房销售价格同比上涨8.6%,环比上涨了1.2%。
深圳市国土与房产管理局今年11月公布,10月新建商品房与去年同期相比房价仍在上涨,但环比下降了10.35%;二手房价格环比9月,降幅达47.09%。而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字显示,10月深圳新建商品住房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6.8%,环比价格依然上升了2.4%;二手住房销售价格同比上涨21.2%,环比价格仅仅下降0.3%。
消费者对房地产市场信息了解得越准确,将越有利于对政府政策的理解和理性购房。北京市统计局官员曾表示,政府统计和部门统计间缺乏协调机制,统计数据分割、数出多门,这些都影响到政府的宏观决策并易引起社会的误解。
据了解,北京市正在建立全市主要统计指标的发布制度,明确各部门向社会提供和发布的本部门统计数据的指标名称、口径范围、数据质量评估情况、发布频率等内容,并将这些内容纳入全市主要统计指标发布目录,以实现各部门对各项经济信息的资源共享。(新华社孙晓胜)
新闻分析
“雾里看花”源于缺位与越位
有房地产业内人士指出,不同政府部门给出的统计数字出现较大的差异,主要是因为统计标准和方法不一致造成。统计部门的数据属于抽样统计,主要是按类别抽样房价进行加权平均计算房价涨跌;而房管部门是按合同登记备案的总额和总面积来计算平均房价。
伴随着政府部门的统计数据“面貌”不清,众多的房地产中介挺身而出,抢占这块领地。仅从北京市场来看,“我爱我家”、“链家地产”、“中大恒基”、“21世纪不动产”等中介机构和众多网站的房产频道都在定期发布自己的市场调查数据和分析报告,建立自己的影响力。从事房地产中介多年的一位资深人士告诉记者,作为营利机构,房产中介在发布自己的报告时,或多或少不可避免会存在一定的偏差。
提供准确、全面、真实、透明的统计信息是政府的基本责任和职责,是法制政府、责任政府、服务政府的内在要求。相关政府部门不拿出权威、有影响力的数据和报告,势必在房地产市场信息发布的过程中,由于政府部门的缺位和市场中介的越位共同造成迷乱现实,使市场信息陷于混乱之中,让购房者无所适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