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局
博弈固然看“实力”
关键其实在“心态”
在众说纷纭的时代里,听信各种“抱怨”没有任何实际意义。比如房地产商喜欢痛陈“地荒说”,然而,北师大金融研究中心12月4日发布的《中国房地产土地囤积及资金沉淀评估报告》即指出:开发商目前的囤地规模大约可支持开发商静态开发4年或者动态开发3年,即可支撑一个完整的开发周期。
而供不应求说,也需要一分为二来看。经济学家说,如果房子纯粹是投资品,而政府又要稳定这种投资品价格的话,把房子造到月球上去也会供不应求。但现在的问题当然是:房子不会造到月球上去,而房子也不是纯投资品,它更是消费品。作为消费品,现在的房价的确已经超过了大部分工薪阶层的实际购买能力,供求已产生变形。
对于开发商来说,他们需要利润;无房户需要一套自己真正能买得起住得上的房子;政府需要这个社会的健康发展,最近频频出台的政策说明,中国政府已经在高度关注房地产领域内出现的影响民生的问题。
但是,对于具体的房价,这仍然是一个需要一分为二来看的问题。
某个开发商曾经开玩笑说,“安得广厦千万间”,从杜甫就开始搞房地产开发了。这样的颠覆是过于含混的,杜甫的诗句在今天可以代表无房一族的心声,居者有其屋的社会理想是不能松动的,杜甫即使是从事房地产事业,那么,也会致力于廉租房或者经济适用房的建设,以解决中低收入阶层的住房问题,而不是面向高收入阶层去建造商品房。目前,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的确存在供应不足的问题,需要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来进行引导。这一部分住房的房价与房租,相应也会“以人为本”,稳定在合理的范围。
至于高档住宅和高价商品房,由于其购买者绝大部分属于高收入阶层和数量不少的投资客,讨论这部分住房的供求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中国证券报》最近撰文指出,上海不少楼盘近期遭遇了畸高的撤单率(买房后又退房)。某楼盘的数据显示,已售出房源是1342套,撤单次数却高达916次,大多数月份的撤单率占到当月签约数的1/3以上,部分月份撤单率甚至高于签约率,如今年10月其签约次数为132次,撤单达244次。而该楼盘今年涨幅已经达到了80%左右。业内人士表示,很多楼盘在原先并不热销的情况下,想要抬高价格,只能先靠自己内部“消化”,炒作涨价热销的局面。有业内人士指出,当前上海房价大幅拉升的空间已经有限,而浓厚的投资心态对楼市的稳定发展十分不利。因此,从实质意义上而言,上海并没有出现供不应求。在投资过热的情况下,上海楼市正面临一把双刃剑:“如果市场走强,投资热将助推房价,而如果市场走弱,投资热则可能导致房价大幅下跌。”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市场中的房价就有如棋局,视博弈者的心态在局中最终偏向了哪一方。房地产商潘石屹在其博客里说过一句话——“在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是作判断”。很简单,但是很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