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CPI将下行,逐渐恢复至温和水平
专家认为,10月份CPI达到6.5%,对下一阶段经济发展趋势将产生一定影响。
物价水平温和上涨总是和经济增长相伴而生。今年以来,CPI在头7个月平均增长3.5%,7月份CPI陡增为5.6%,8月份攀升到6.5%,9月份略有下降,但10月份又恢复增长到6.5%。原因是农产品价格增长,属于结构性因素。当前CPI体系中,农副产品价格权重占33%,农副产品价格稍有上扬或有异常波动,在CPI上的反映就十分明显。随着农产品供应增加,价格将逐渐平稳。专家预测,年内未来两个月的CPI数据将下行,逐渐恢复至温和水平。由于农产品价格上涨已经波及和蔓延至其他一些产品,加上10月份能源价格温和上涨,价格总水平“退烧”还需要一段时间。同时也应看到,由于不确定因素的作用,不排除CPI在年内仍有反弹可能。
另外,由于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局面并未舒缓,加上CPI高位运行,所以不排除央行出台新的调控措施。
央行已宣布,11月26日将再度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达到13.5%,而今年前9个月央行已5次宣布加息。央行发言人也多次表示,将根据经济运行情况,适时运用货币政策。此外,央行今年已经多次发行央行票据、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并要求一些商业银行缴纳“特别存款”,进一步加大抑制过剩流动性的力度。
CPI对资产价格趋势的影响是长期的。当前,商品价格和资产价格同时上涨,说明市场对通胀的预期正在强化。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认为,通胀预期上升会使居民寻找更高收益率的方式来规避因通胀带来的实际购买力下降的风险;通胀预期的上升会使企业增加贷款,扩大投资动机;通胀预期的上升还会驱使商业银行追求更高收益投资。资产价格不断攀升,给宏观调控带来新课题。因此,当前的宏观调控,稳定价格总水平,不仅是着力点,也是一项十分繁重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