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海珠区的陈先生最近达成了自己的换房心愿,但关于报低成交价遇到的麻烦,杀了他一个措手不及。
轻信中介成交价报低110万元
陈先生刚买了一套合心意的次新二手楼,总价约195万元。单位总价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因业主卖房实行的是实收价,他需要负担所有的税费,陈先生希望能报低成交价以避交高税款。但没想到他轻信了中介经纪说可以报的过低成交价,导致问税时该价格不被房管局采纳,他不得不到处筹钱填补税款差额,引来不少烦恼。
当时中介经纪告诉他,在交易中心递件交易时,这套总价195万元的房子,只要报85万元就可以了,这个小区同类型的单位都是报这个价格的,都可以通过。这样一来税费就可以减少近半,这让陈先生颇为高兴。
“那名中介经纪说:‘这个小区所有的二手房交易过户报价都是这样的啦,没有问题。’我当时轻信这是他们经验之谈,结果就中招了。”陈先生说。房管局最终评估后将房子总价定为135万元,陈先生当时就傻眼了,多出了50万元的缴税额,他并没有准备这部分税费。
税费预算不宜偏低
据了解,二手房在过户交易时,买家需要缴纳的主要是契税。而业主一方要缴纳的包括个人所得税、营业税和土地增值税等(非普通住宅)等。陈先生所购买的单位,按照85万元的价格,需要缴纳的所有税费为契税3%、个人所得税1%和营业税5.5%,总共约8万元。由于最后评估价为135万元,因此要交的税费约为12.8万元,这样一来比陈先生原来的预算多出了近5万元。
业内人士提醒,由于目前二手交易中房屋的总价不断上升,在“实收价”盛行的情况下,业主多数要为房屋交易中的所有税费埋单,因此成交前一定要留有充足的税费预算,切勿轻信中介可报低成交价的说法,而对税费作了偏低的预算。如果最终因为预算不足,交不齐房款,吃亏的可是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