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们观念中,房产中介是个典型的香花与毒草并存的行业,它也成为近年来遭遇投诉最多的行业之一,宰客、欺诈等事件频频发生。近日,一位自称有良知的中介人士向记者揭密了今年一些中介公司“吃差价”的典型手法,并为读者指出了对付这些手法的良策。
买房
制造紧俏假相
黄先生今年3月在中介公司看中了一套两室一厅房子,该房子楼层、户型都不错。可中介公司的开价比周边地段的房子每平方米要贵100元,因此他有些犹豫。
中介人员第二天打电话说,该房子已经有多人看中,让他赶快付房款,或者下订金,不然房子被人订买走了。当时他在外地出差,不方便前往中介公司,哪知,过了一个多星期,中介人员又打电话说,再不买,房子就会被别人抢走了。可过了一个月,黄先生的一个朋友前往中介公司打听这套房子,这套房子还“待字闺中”。
揭秘:制造紧俏假相出售房子,是中介人员玩得最为熟练的一个方法。有时,他们还会让内部员工扮成买家,在同一时间一起去看房,造成该房屋有多人抢购的假象。有的买房者本来在犹豫,看到这种情况,往往会很快下订金。
对策:买房者不要轻易被中介人员的甜言蜜语所打动,而匆匆下订金。要多对比一下同一地段、楼层、价格的房子,必要时,可请朋友打探所看中房屋的出售情况。
骑驴找马多赚佣金
钟先生今年6月看中了一套房子,交了5000元订金,但中介公司一直都不进行下一步操作,他多次催促,中介公司总说卖方还没完全交出房子。
两个月后,钟先生接到中介公司的电话,说卖方已经交出了房子,但房价涨了3万元。钟先生十分气愤中介公司的违约,要上告到法院。可中介人员告诉他,即使被起诉,他们也赔不了多少钱,但折腾几个月下来,钟先生原来的买房钱会在房价暴涨下严重“缩水”,所以不如不告。
揭秘:拖延时间将房子卖高价,然后多赚佣金,这也是一个典型手法。中介公司一般这样操作:房子被第一个人看中,然后再找买下一个家,下一个买家如果开的价格更高,就立即跟第一个买家违约。
对策:事先将买房的时间、价格、时间、违约等方面情况作一个书面约定,以免到时损失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