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经济发展。”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开幕会上的报告中如此提出,掷地有声,这意味着“海峡西岸”的概念首次写进了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这样的表述,让秋意渐浓的福建如沐春风。因为“海峡西岸”写入十七大报告,进一步表明了党对与台湾隔海相望的福建发展与进步的高度重视,进一步突出了其在中国区域发展版图上的重要地位。
更为显著的是,这样的表述,不是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的段落中被提及,而是写在“推进‘一国两制’实践和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篇章中,显见了福建作为对台前沿平台的独特地位和特殊作用。
“这是福建发展的大好机遇”,“这必将有力地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实现新的历史性发展”,“这是我们共同的期望,对福建来说是一个新的发展契机”,“无疑给海西建设带来了又好又快发展的新机遇和新动力”……倾听十七大,福建人充满欢欣与鼓舞。
没有理由不相信,海峡西岸的建设与发展,将在促进两岸经济整合、推动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中发挥效应。
目前,福建省已成为对台工作平台和渠道最为密集的地区,吸收台资项目、利用台资金额以及与台湾的贸易额都位居大陆各省市前列,闽台农业合作位居大陆第一。
四个台商投资区,一个覆盖福建全省的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一个海峡两岸现代林业合作试验区(三明),还有台湾农民创业园、对台小额贸易点、台湾渔轮停泊点、台商节日包机航点、台湾水果集散中心、台湾水产品集散中心,还是大陆唯一和台湾开通试点直航的省份、唯一实现了与台湾地区客运双向直航和货运海上直航的省份,这些无不把福建与台湾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也没有理由不相信,海峡西岸的繁荣与进步,将使之崛起成为中国东部沿海一个新的经济板块,完善中国的区域发展布局。
海峡西岸正春风。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启动实施三年多来,福建迎来了一个新的大开放、大开发黄金期,呈现出闽人常常说的“风正气顺、人和业兴”良好趋势。
□传媒
关键词 【旗帜】
方向·信仰·希望
新华社15日发表时评指出,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成为指引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航船乘风破浪胜利前进的一面光辉旗帜。
旗帜就是方向。实践充分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样需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旗帜就是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最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旗帜就是希望。当今世界、当代中国都在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变革。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坚持中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让这面旗帜永不褪色,永远高高飘扬,我们就能明确方向,战胜一切艰难险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