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地购房的现象不在少数。前几年,大都是为了投资,而今,单位外派长驻外地,换个城市工作,子女在异地工作,休闲养老,都促成了异地购房的因素。
赵小姐三年前从北京来杭州出差,发现杭州的环境优美,既适合自住也可投资,萌发了在杭买房的想法。但是,由于对杭州买房情况缺乏了解,又让她踌躇不定。像赵小姐这样有异地购房打算的读者有很多,我们不妨来替他们看看异地购房需要注意什么?
●焦点一:异地买房是否可以按揭贷款?
异地购房按揭贷款问题主要出在两个方面:一是银行之间由于涉及业绩问题不愿意进行“异地”业务,即楼盘所在地的银行和买房人工作生活的银行因为涉及业绩归谁的问题,即使同一家银行,也不愿意涉及这样的业务;二是按揭人“收入”的可靠性。为了防范风险,一般给楼盘办理按揭的银行要求购房人出示楼盘所在地的“收入证明”,甚至要求购房人提供楼盘所在地收入相匹配的纳税证明。因此,如异地购房人需要办理银行按揭贷款的,应当向银行了解这方面的规定。
浙江省内外的非杭州人士均可以在杭州按揭买房。一般在银行办理住房按揭贷款,银行会要求贷款人出示身份证明(包括身份证、户籍证明和结婚或未婚证明)和资信证明(包括收入证明和资产证明),而对异地购房者贷款审查过程中,银行有可能会在资信证明上稍微严格一些。
无论对异地购房者还是银行来说,异地按揭最大的麻烦其实是每个月的还款。如果购房者所在地有相关银行的网点,那么异地存钱基本上是没问题的。浙江省内的各城市,很多银行都不收取手续费,如果是省外地区,异地还款就需要收取一些手续费,对异地买房者而言会是一个额外的支出。
某银行资深人士透露,其实是不是异地按揭并不是银行关心的重点,关键还是风险的控制。其实,无论是外地人想在杭州买房子,还是杭州人在外地买房子,只要工作稳定、资产证明可靠,银行都是欢迎的。但是银行对于投资型的炒房人会比较谨慎。
记者了解到,民生银行温州分行推出了“易还贷”产品,也就是说温州市民在异地按揭购房,可以在本地自动还款,解决市民异地购房还款之忧。据悉,“易还贷”是该行为温州人量身定做的金融产品。
●焦点二:异地买房是否可以享受免税优惠?
新政中规定,对两类二手房产交易仍给予免税优惠:如出售自有住房且在1年里按照市场价重新购房的市民,可以全部或部分减免“个税”;对个人转让自用5年以上,并且是家庭唯一生活用房取得的所得,免征个人所得税。那么异地买房是否也可以享受免税优惠呢?
林先生来杭州之前,在老家湖州已经购买了一套房子,现在打算把老家的房子卖了在杭州再买一套,他想知道这样能否享受免税待遇。杭州市地税部门的工作人员对此答复,跨行政区域售、购住房又符合退还纳税保证金条件的个人,可以享受免税优惠,只是必须向纳税保证金缴纳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请退税,像林先生这样的情况,就必须带着有关材料回湖州申请退税。
新政中关于“惟一住房”,按照一般理解,应该是指“在国家税务部门管辖范围内的”,但因政策条款中没有特别说明,很多购房人都存在疑惑。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的解释,因限于税务部门当前的征收监管现状,最后的界定暂以“省辖市为单位”。比如某人在杭州有一套房,在上海又有一套房,按照道理应该算其有两套房,但因税务部门缺少购房人的真实信息,与银行、房产等部门也未建立信息联网系统,如果严格按照“惟一住房”的要求来征收个税,税务部门的监管成本将很高。
●焦点三:异地买房是否可以申请公积金贷款?
各地关于公积金提取的政策不尽相同,购房前必须了解清楚。如需提取公积金购房的,应当到缴存公积金所在地的公积金管理中心了解相关政策,即异地购房可否提取公积金。
据记者了解,从去年到今年,浙江、北京、河北、福建、江苏等省市都已经陆续放开公积金异地贷款,并做出了各自的细则规定。
浙江:只要是在杭州市缴纳住房公积金的,不管是杭州人或外地人都可以申请公积金贷款;在同一市(包括所辖县、市、区)范围内,职工在缴存住房公积金所在地以外的县(市、区)购建自住住房的,可向住房所在地申请贷款。而且,夫妻分居两地并正常缴存公积金的,其中一方构建自住住房首次申请贷款的,可享受贷款所在地双职工的贷款额度。
河北:在该省行政区域内缴存住房公积金的职工申请异地住房贷款,其缴存所在地管理中心必须提供职工缴存情况等证明材料。
贷款所需资金原则上由其缴存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提供;购房(借款)地管理中心资金充裕的,也可使用本地资金。资金提供方获取贷款利息收入同时承担贷款风险。
职工购房地管理中心应要求缴存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在提供借款职工缴存住房公积金证明的同时,承诺将借款人缴存的住房公积金,在其不能正常偿还贷款时,用于偿还在购房地管理中心的住房贷款本息。
北京:只要是在北京市缴纳住房公积金的,不管是北京人或外地人都可以申请公积金贷款。异地购房提取公积金,可以通过三种办法提取:即凭借购房合同直接提取、通过将现有公积金账户封存再提取、将公积金账户中存储额转账到所买房产所在地新开账户后提取。
异地购房备忘
1 在购房前应尽可能地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房产所在地的房地产信息,房地产交易、管理等方面的政策。各地对外地人购房资格、权属登记手续等方面的规定不尽相同,在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之前对这些信息一定要了解清楚,以免日后发生不必要的麻烦和纠纷。
2 开发商背景资料,在当地开发过什么楼盘等。要特别注意房产项目土地的合法性。有的建设项目所占用的土地并非国有土地,也就是说,开发商无权将土地的使用权进行转让,这样的房产购买者是无法取得房产“三证”的,只能使用而无权处分,且风险太大。
3 项目基本资料,如预售证等基本证书。注意销售行为的合法性。如是房产预售,开发商应当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如是房产现售,房产应当经竣工验收合格。无此条件千万不可下单。
4 异地居民购房有无特殊要求。如是否可以按揭,按揭年限,是否可以享受公积金贷款优惠等。
5 当地购房税费清单。
6 必须到房产现场考察周围的环境,如交通、购物、学校等是否与开发商所宣传的相符合。
浙联律师事务所律师舒军提醒:一定要考察清楚该城市的房地产行情,对开发商的资信进行调查,对所购物业的法律权属进行核查,还要了解当地的购房程序、办理按揭的期限,以及所要交付的税费等内容,还需要对居住小区的物业管理进行考察,也可向当地房地产专业律师或房产部门进行咨询,以免纠纷产生后带来往来奔波、时间精力耗费等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
房产销售的过程中经常存在一些“陷阱”,绝大多数购房者又并非是专业人士,因此,购房者在下单前应当向具有房地产专业知识的律师进行详细的咨询,最好在购房过程中聘请专业律师代理,以最大限度地避免日后发生不必要的纠纷,尽可能地避免损失。